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南宁市新竹社区居民自治行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1.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行为的概念第12页
        1.2.2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有效建议第12-13页
        1.2.3 影响城市社区自治的因素研究第13-14页
        1.2.4 对国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价第14页
    1.3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理论的研究第14-15页
        1.3.2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第15-16页
        1.3.3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第16页
        1.3.4 对国内研究现状的简要评价第16-17页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17-18页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7页
        1.4.2 研究的方法第17-18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8-22页
    2.1 相关概念厘定第18-19页
        2.1.1 社区和城市社区第18页
        2.1.2 居民自治第18-19页
        2.1.3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行为第19页
    2.2 理论基础第19-22页
        2.2.1 计划行为理论的提出第19-20页
        2.2.2 计划行为理论的内涵第20-22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2-29页
    3.1 研究对象及样本量第22页
    3.2 理论模型第22-23页
    3.3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23-25页
        3.3.1 社会经济因素与行为态度的假设关系第23-24页
        3.3.2 自治认知与行为态度的假设关系第24页
        3.3.3 行为态度、行为意向和行为之间的假设关系第24页
        3.3.4 研究假设总结第24-25页
    3.4 调查方案设计第25-29页
        3.4.1 调查地概况说明第25-26页
        3.4.2 问卷设计说明第26-27页
        3.4.3 抽样方法和数据采集说明第27-29页
第四章 南宁市新竹社区居民自治行为的实证研究第29-47页
    4.1 受访社区居民的样本描述性统计第29-34页
        4.1.1 社会经济因素的描述性统计第29-31页
        4.1.2 新竹社区居民自治行为认知的描述性统计第31-32页
        4.1.3 新竹社区居民自治行为态度的描述性统计第32页
        4.1.4 新竹社区居民自治行为意向的描述性统计第32-33页
        4.1.5 新竹社区居民自治行为的描述性统计第33-34页
    4.2 调查问卷的质量分析第34-36页
        4.2.1 信度检验分析第34-35页
        4.2.2 效度检验分析第35-36页
        4.2.3 相关性分析第36页
    4.3 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的验证第36-43页
        4.3.1 性别对新竹社区居民自治行为态度的影响第37-38页
        4.3.2 年龄对新竹社区居民自治行为态度的影响第38-39页
        4.3.3 婚姻状况对新竹社区居民自治行为态度的影响第39页
        4.3.4 政治面貌对新竹社区居民自治行为态度的影响第39-40页
        4.3.5 受教育程度对新竹社区居民自治行为态度的影响第40-42页
        4.3.6 月收入对新竹社区居民自治行为态度的影响第42页
        4.3.7 居住时间对新竹社区居民自治行为态度的影响第42-43页
    4.4 模型拟合度分析和假设检验第43-45页
        4.4.1 模型拟合度分析第43-44页
        4.4.2 假设检验第44-45页
    4.5 结论第45-47页
第五章 巩固和改善新竹社区居民自治行为的对策第47-50页
    5.1 普及居民自治知识,弘扬居民自治精神第47-48页
    5.2 激发冷漠群体活力,施以成功自治激励第48页
    5.3 保障居民选举权力,实现居民有序参与第48-50页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加强网络强国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