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0-15页 |
| 1.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 1.1 纳入标准及分组方法 | 第10页 |
| 1.2 排除标准 | 第10-11页 |
| 2.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1-12页 |
| 3.检测指标及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3.1 观察指标 | 第12页 |
| 3.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4.统计学方法 | 第14-15页 |
| 结果 | 第15-25页 |
| 1.研究人群的基线特征以及临床血清学指标的比较 | 第15-17页 |
| 2.miRNA与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p<0.05,**p<0.01见表2 | 第17-19页 |
| 3.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后不同miRNA的表达水平。见图3a,3b,3c | 第19-20页 |
| 4.miR-17-5p, miR-126-5p, miR-145-3p在AMI患者PCI术前和术后表达相关性。见图4a,4b,4c,4d,4e,4f | 第20-21页 |
| 5.miR-17-5p, miR-126-5p, miR-145-3p在对照组患者之间表达的相关性。见图5a,5b,5c | 第21-22页 |
| 6.ROC曲线分析miR-17-5p, miR-126-5p, miR-145-3p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的预测准确性。见图 6a,6b,6c,6d,6e,6f | 第22-23页 |
| 7.ROC曲线分析miR-17-5p, miR-126-5p, miR-145-3p复合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预测的准确性。见图7a,7b | 第23-24页 |
| 8.结果小结 | 第24-25页 |
| 讨论 | 第25-29页 |
| 结论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4页 |
| 综述 | 第34-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 缩略词表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