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一、两大法系违约救济体系中的实际履行 | 第8-19页 |
(一) 英美法系违约救济体系中的实际履行 | 第8-13页 |
(二) 大陆法系违约救济体系中的实际履行 | 第13-19页 |
二、我国违约救济体系中的实际履行 | 第19-24页 |
(一) 建国初期和《经济合同法》时期违约救济体系中的实际履行 | 第19-20页 |
(二) 现行《合同法》中违约救济体系中的实际履行 | 第20-24页 |
三、实际履行在违约救济体系中的应然地位 | 第24-32页 |
(一) 实际履行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 第24-26页 |
(二) 重思损害赔偿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 第26-30页 |
(三) 实际履行的应然地位 | 第30-32页 |
四、违约救济体系中实际履行的立法完善 | 第32-36页 |
(一) 实际履行的形式 | 第32-33页 |
(二) 实际履行的请求权主体和期限 | 第33-34页 |
(三) 实际履行成本过高的界定 | 第34-35页 |
(四) 实际履行的抗辩权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后记 | 第50-52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52-55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