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包装设计研究--以通化葡萄酒包装为例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视角 | 第7-9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1-12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2章 新中式的概念、特征、渊源与演进 | 第13-21页 |
| 2.1 新中式的概念与特征 | 第13-15页 |
| 2.2 新中式渊源与演进 | 第15-16页 |
| 2.2.1 “伪中式”“假中式” | 第15-16页 |
| 2.2.2 中国风 | 第16页 |
| 2.3 新中式在平面设计中的“变形” | 第16-21页 |
| 第3章 新中式在包装设计中的多重呈现 | 第21-40页 |
| 3.1 包装设计中的“新中式” | 第21-22页 |
| 3.2 新中式包装设计中传统图形元素的呈现 | 第22-30页 |
| 3.4 新中式包装设计空间构成 | 第30-40页 |
| 3.4.1 新中式之于包装设计的融合 | 第30-33页 |
| 3.4.2 新中式之于包装设计元素的运用 | 第33-36页 |
| 3.4.3 新中式之于包装设计的创新 | 第36-40页 |
| 第4章 包装设计分析 | 第40-47页 |
| 4.1 包装本土化新视点 | 第41-44页 |
| 4.2 本土化包装设计的新语言 | 第44-47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作者简介 | 第51-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