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研究背景 | 第12-24页 |
1.1 NO_x的来源、危害及产生机理 | 第12-14页 |
1.1.1 NO_x的来源和危害 | 第12-13页 |
1.1.2 NO_x的产生机理 | 第13-14页 |
1.2 烟气脱硝技术 | 第14-17页 |
1.2.1 湿法脱硝技术 | 第14-16页 |
1.2.2 干法脱硝技术 | 第16-17页 |
1.3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 第17-21页 |
1.3.1 SCR还原剂的选择 | 第17页 |
1.3.2 H_2-SCR催化剂的选择 | 第17-21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1-2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4-3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1.1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4-25页 |
2.1.2 实验试剂及气体规格 | 第25页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5-27页 |
2.3 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测试 | 第27-33页 |
2.3.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27-30页 |
2.3.2 实验步骤 | 第30-31页 |
2.3.3 实验参数计算 | 第31-33页 |
2.4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3-36页 |
2.4.1 X射线衍射 | 第33-34页 |
2.4.2 能谱分析 | 第34页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4页 |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4页 |
2.4.5 全自动比表面分析仪 | 第34页 |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34-35页 |
2.4.7 氢程序升温还原和氨程序升温脱附 | 第35-36页 |
第3章 镧锰和镧钴钙钛矿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 | 第36-41页 |
3.1 溶胶凝胶法 | 第36-37页 |
3.1.1 LaMnO_3钙钛矿催化剂的制备 | 第36页 |
3.1.2 LaMnO_3钙钛矿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6-37页 |
3.2 水热法 | 第37-39页 |
3.2.1 LaCoO_3钙钛矿催化剂的制备 | 第37页 |
3.2.2 不同煅烧温度对合成LaCoO_3催化剂产生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3 不同反应物物质的量对合成LaCoO_3催化剂产生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不同B位镧系钙钛矿H_2-SCR脱硝活性研究 | 第41-55页 |
4.1 不同B位镧系钙钛矿的制备 | 第41页 |
4.2 不同B位镧系钙钛矿的表征 | 第41-49页 |
4.2.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2-44页 |
4.2.2 元素分析 | 第44-46页 |
4.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46-47页 |
4.2.4 比表面积分析 | 第47-49页 |
4.3 不同B位镧系钙钛矿H_2-SCR脱硝活性研究 | 第49-51页 |
4.4 SO_2对不同B位镧系钙钛矿H_2-SCR脱硝活性影响 | 第51-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微量铈和钯掺杂的镧锰钙钛矿H_2-SCR脱硝活性研究 | 第55-74页 |
5.1 微量铈和钯掺杂的镧锰钙钛矿的制备 | 第55-56页 |
5.2 微量铈和钯掺杂的镧锰钙钛矿的表征 | 第56-65页 |
5.2.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56-57页 |
5.2.2 元素分析 | 第57-58页 |
5.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58-59页 |
5.2.4 比表面积分析 | 第59-60页 |
5.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60-64页 |
5.2.6 氢程序升温还原 | 第64-65页 |
5.2.7 氨程序升温脱附 | 第65页 |
5.3 La_(0.9)Ce_(0.1)Mn_(0.9)Pd_(0.1)O_3催化剂的H_2-SCR脱硝活性对比研究 | 第65-72页 |
5.3.1 La_(0.9)Ce_(0.1)Mn_(0.9)Pd_(0.1)O_3催化剂的H_2-SCR脱硝活性对比研究 | 第66-67页 |
5.3.2 气时空速对La_(0.9)Ce_(0.1)Mn_(0.9)Pd_(0.1)O_3催化剂的H_2-SCR脱硝活性影响 | 第67-68页 |
5.3.3 O_2浓度对La_(0.9)Ce_(0.1)Mn_(0.9)Pd_(0.1)O_3催化剂的H_2-SCR脱硝活性影响 | 第68-70页 |
5.3.4 H_2/NO比对La_(0.9)Ce_(0.1)Mn_(0.9)Pd_(0.1)O_3催化剂的H_2-SCR脱硝活性影响 | 第70页 |
5.3.5 SO_2浓度对La_(0.9)Ce_(0.1)Mn_(0.9)Pd_(0.1)O_3催化剂的H_2-SCR脱硝活性影响 | 第70-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6章 微量钯负载的镧钴钙钛矿于泡沫镍微反应器的H_2-SCR脱硝活性研究 | 第74-93页 |
6.1 以泡沫镍为载体的微量钯负载的镧钴钙钛矿的制备 | 第74-76页 |
6.2 微量钯负载的镧钴钙钛矿的表征 | 第76-82页 |
6.2.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76-77页 |
6.2.2 元素分析 | 第77-79页 |
6.2.3 比表面积分析 | 第79-81页 |
6.2.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81页 |
6.2.5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81-82页 |
6.3 以泡沫镍为载体的微量钯负载的镧钴钙钛矿的脱硝活性研究 | 第82-91页 |
6.3.1 钯负载的与钯掺杂的镧钴钙钛矿的H_2-SCR脱硝活性对比研究 | 第83-85页 |
6.3.2 不同钯负载量对x% Pd@LaCoO_3催化剂的H_2-SCR脱硝活性影响 | 第85-86页 |
6.3.3 O_2浓度对x% Pd@LaCoO_3催化剂的H_2-SCR脱硝活性影响 | 第86-87页 |
6.3.4 气时空速对1% Pd@LaCoO_3催化剂的H_2-SCR脱硝活性影响 | 第87-88页 |
6.3.5 H_2/NO比对1% Pd@LaCoO_3催化剂的H_2-SCR脱硝活性影响 | 第88-89页 |
6.3.6 NO浓度对1% Pd@LaCoO_3催化剂的H_2-SCR脱硝活性影响 | 第89页 |
6.3.7 SO_2浓度对1% Pd@LaCoO_3催化剂的H_2-SCR脱硝活性影响 | 第89-9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6页 |
7.1 本文结论 | 第93-94页 |
7.2 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