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家事诉讼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第1章 家事诉讼概述第11-21页
    1.1 家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第11-13页
        1.1.1 家事诉讼的概念第11页
        1.1.2 .家事诉讼的特点第11-13页
    1.2 建立家事诉讼制度的必要性第13-16页
        1.2.1 婚姻类纠纷案件持续增长第14页
        1.2.2 社会变革引发中国婚姻家庭关系变化第14-15页
        1.2.3 传统民事审判方式不适应家事审判需要第15-16页
    1.3 家事诉讼审判原则第16-21页
        1.3.1 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第16页
        1.3.2 家庭本位原则第16-17页
        1.3.3 调解优先原则第17-18页
        1.3.4 职权主义原则第18-19页
        1.3.5 不公开审理原则第19页
        1.3.6 当事人亲自到庭原则第19-21页
第2章 我国家事审判的改革第21-35页
    2.1 家事审判改革的社会背景第21-23页
    2.2 家事审判改革的基本要求第23-26页
    2.3 各地法院关于家事审判改革的实践探索第26-35页
        2.3.1 家事审判机构专业化的探索第26-27页
        2.3.2 家事调查员制度的探索第27-28页
        2.3.3 心理疏导制度的探索第28-29页
        2.3.4 家事调解制度的探索第29-31页
        2.3.5 探望监督人制度的探索第31-32页
        2.3.6 家事案件回访制度的探索第32-33页
        2.3.7 家事审判制度合作机制的探索第33-35页
第3章 家事诉讼存在的问题第35-43页
    3.1 家事审判专业化有待加强第35-36页
    3.2 法院依职权调查证据制度存在不足第36-38页
    3.3 未成年子女诉讼地位的缺失第38-39页
    3.4 缺少离婚父母教育制度第39-40页
    3.5 探望监督人制度存在不足第40-41页
    3.6 调解制度存在缺陷第41页
    3.7 家事纠纷处理的合作机制不完善第41-43页
第4章 建立我国家事诉讼制度的具体对策第43-51页
    4.1 推进家事审判机构和队伍的专业化第43-44页
    4.2 加强法院调查证据的主动性第44-45页
    4.3 确立儿童在家事诉讼中的诉讼地位第45-47页
    4.4 设立离婚父母教育制度第47页
    4.5 完善探望监督人制度第47-48页
    4.6 完善调解制度第48-49页
    4.7 完善家事诉讼的合作机制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法官惩戒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