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3-17页 |
1.2.1 直流线路故障分析 | 第13-14页 |
1.2.2 直流线路故障隔离技术 | 第14-16页 |
1.2.3 直流线路保护原理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直流电网直流线路故障特征分析 | 第19-34页 |
2.1 换流站拓扑结构及接线方式 | 第19-22页 |
2.1.1 MMC拓扑结构 | 第19-21页 |
2.1.2 接地方式及主接线选择 | 第21-22页 |
2.2 直流线路短路电流计算 | 第22-27页 |
2.2.1 单换流器短路电流计算 | 第22-25页 |
2.2.2 直流电网短路电流计算 | 第25-26页 |
2.2.3 解析解有效性分析 | 第26-27页 |
2.3 线路末端电压行波波头特征 | 第27-33页 |
2.3.1 线路末端简化等效模型 | 第27-28页 |
2.3.2 单极线路末端行波波头 | 第28-30页 |
2.3.3 双极线路末端行波波头 | 第30-32页 |
2.3.4 解析解有效性分析 | 第32-33页 |
2.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基于电压不同频段能量特性的直流线路保护新原理 | 第34-44页 |
3.1 区内外故障行波波头特征差异 | 第34-37页 |
3.1.1 区内故障传递函数 | 第34-36页 |
3.1.2 区内外故障特征对比 | 第36-37页 |
3.2 基于电压不同频段能量特性的线路保护原理 | 第37-40页 |
3.2.1 故障检测判据 | 第37-38页 |
3.2.2 区内外故障识别判据 | 第38-39页 |
3.2.3 故障选极判据 | 第39页 |
3.2.4 保护算法流程图 | 第39-40页 |
3.3 仿真验证 | 第40-43页 |
3.3.1 仿真模型 | 第40页 |
3.3.2 典型故障仿真 | 第40-42页 |
3.3.3 相关影响因素的讨论 | 第42-43页 |
3.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直流线路阶段式定时限过流保护新原理 | 第44-58页 |
4.1 传统直流线路过流保护方案及其局限性 | 第44-46页 |
4.2 阶段式定时限过流保护新原理 | 第46-51页 |
4.2.1 基本原理 | 第46-47页 |
4.2.2 保护判据及整定原则 | 第47-50页 |
4.2.3 保护灵敏性校验 | 第50页 |
4.2.4 保护原理流程图 | 第50-51页 |
4.3 仿真验证 | 第51-57页 |
4.3.1 保护参数整定及校验 | 第52-53页 |
4.3.2 典型故障仿真 | 第53-55页 |
4.3.3 过渡电阻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4 限流电抗器取值的影响 | 第56页 |
4.3.5 与传统过流保护方案的比较 | 第56-57页 |
4.4 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8-59页 |
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件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