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竹材利用的观念与方式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5-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课题的界定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2-24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1.7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第24-26页 |
2 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竹材的利用及当代发展 | 第26-30页 |
2.1 中外传统建筑中的竹材 | 第26-27页 |
2.2 现代建筑中的竹材 | 第27-28页 |
2.3 当代竹材的新运用 | 第28-30页 |
3 当代建筑竹材的社会文化原因 | 第30-40页 |
3.1 生态环保观 | 第30-31页 |
3.2 有机设计观 | 第31-33页 |
3.3 求新求异观 | 第33-34页 |
3.4 观念艺术 | 第34-35页 |
3.5 混沌理论 | 第35-36页 |
3.6 褶子理论 | 第36-37页 |
3.7 原生态理念的彰显 | 第37-38页 |
3.8 文脉传承观念 | 第38-40页 |
4 当代建筑竹材的利用方式 | 第40-60页 |
4.1 作为建筑结构的竹材 | 第41-44页 |
4.2 作为围护与表皮的竹材 | 第44-46页 |
4.3 作为建筑装饰装修的竹材 | 第46-57页 |
4.4 界面模糊的竹材 | 第57-60页 |
5 当代建筑竹材利用与表现的思想观念 | 第60-69页 |
5.1 创造新的建筑图式 | 第60-62页 |
5.2 建筑与自然相共生 | 第62-64页 |
5.3 文脉传承 | 第64-65页 |
5.4 优化功能 | 第65-67页 |
5.5 生态构建 | 第67-69页 |
6 新的竹材构建技术 | 第69-77页 |
6.1 强固技术 | 第69-70页 |
6.2 防腐技术 | 第70-71页 |
6.3 构建组合技术 | 第71-73页 |
6.4 计算机设计与加工技术 | 第73-77页 |
7 结语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 | 第82-85页 |
作者简历 | 第85-87页 |
学术论文数据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