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取代苯甲酰基吡唑啉酮酰腙配合物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6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酰腙类席夫碱简介第11-12页
    1.3 酰腙类席夫碱与金属配位形式第12-14页
    1.4 酰腙类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4-16页
    1.5 酰腙类席夫碱及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现状第16-19页
    1.6 体内抗肿瘤活性评价方法第19-23页
    1.7 实验课题研究内容第23-26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26-39页
    2.1 实验材料第26-29页
        2.1.1 实验细胞及动物来源第26页
        2.1.2 实验试剂第26-28页
        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8-29页
    2.2 取代苯甲酰基吡唑啉酮酰腙等配体及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第29-31页
        2.2.1 酰基吡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第29-30页
        2.2.2 取代苯甲酰基吡唑啉酮酰腙等席夫碱配体的合成第30-31页
        2.2.3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第31页
    2.3 配体及配合物表征第31-32页
    2.4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第32-33页
        2.4.1 Lo Vo细胞的培养第32页
        2.4.2 体外细胞抑制实验(MTT法)第32-33页
    2.5 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第33-38页
        2.5.0 小鼠S180 细胞株复苏及传代第33页
        2.5.1 小鼠肿瘤模型建立第33-34页
        2.5.2 配合物浓度配制第34页
        2.5.3 抑瘤观察指标测定第34-35页
        2.5.4 细胞凋亡检测第35-37页
        2.5.5 抗肿瘤可能机制研究第37-38页
    2.6 统计分析第38-39页
第3章 酰腙席夫碱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表征第39-58页
    3.1 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第39页
    3.2 红外光谱第39-47页
        3.2.1 席夫碱配体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9-41页
        3.2.2 七种酰腙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1-47页
    3.3 电子光谱第47-50页
    3.4 差热-热重谱第50-55页
    3.5 X-射线衍射第55-56页
    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56页
    3.7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4章 抗肿瘤生物活性结果与讨论第58-75页
    4.1 体外细胞实验第58-60页
        4.1.1 配体对Lo Vo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第58-59页
        4.1.2 配合物对Lo Vo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第59-60页
    4.2 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第60-73页
        4.2.1 配合物对荷瘤小鼠生长的抑制作用第60-65页
        4.2.2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第65-68页
        4.2.3 配合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第68-73页
    4.3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6页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86-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石墨毡电极的改性研究
下一篇:有机高价碘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