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11-12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2-16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地理背景:清代鲁中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第19-32页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19-25页 |
一、地貌地形 | 第19-21页 |
二、气候 | 第21页 |
三、水文 | 第21-23页 |
四、自然资源 | 第23-24页 |
五、自然灾害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第25-30页 |
一、行政建置 | 第25-26页 |
二、人口 | 第26-27页 |
三、社会风俗 | 第27-28页 |
四、水陆交通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二章 时空格局:清代鲁中地区集市的发展与区域特征 | 第32-48页 |
第一节 集市的数量统计与分析 | 第32-39页 |
一、集市的类型 | 第32-34页 |
二、清代之前鲁中地区集市发展的历史脉络 | 第34-35页 |
三、基于历史分期的集市数量统计与分析 | 第35-37页 |
四、鲁中地区集市数量变化的历史解释 | 第37-39页 |
第二节 集市密度与集市分布 | 第39-46页 |
一、集市密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1页 |
二、县域范围内集市的分布考察——换东阿县为例 | 第41-44页 |
三、集市分布的基本特征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时空协同:清代鲁中地区集市的集期与商品流通 | 第48-62页 |
第一节 集期的安排与分布规律 | 第48-52页 |
一、集期的时间安排 | 第48-51页 |
二、集期的空间分布 | 第51-52页 |
第二节 集市的商品结构及其流通 | 第52-60页 |
一、集市的商品结构 | 第52-54页 |
二、集市商品结构的影响因素 | 第54-57页 |
三、集市的商品流通 | 第57-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聚落空间:清代鲁中地区集镇的历史特征与发展演变 | 第62-75页 |
第一节 集镇的形成 | 第62-64页 |
一、集镇聚“人” | 第63页 |
二、集镇设“市” | 第63-64页 |
第二节 集镇的基本特征 | 第64-69页 |
一、繁华热闹的城关镇 | 第64-66页 |
二、生机勃勃的乡镇 | 第66-68页 |
三、基本特征 | 第68-69页 |
第三节 集镇内部的发展变迁 | 第69-74页 |
一、管理制度 | 第69-71页 |
二、社会风俗 | 第71-72页 |
三、聚落规模 | 第72-73页 |
四、基础设施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结语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附录一:鲁中地区地貌区划表 | 第83-86页 |
附录二:清代鲁中地区行政区划表 | 第86-90页 |
附录三:清代鲁中地区边界示意图 | 第90-91页 |
后记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