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评价单元对山地村镇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2 相关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现状第13-16页
        1.2.2 评价单元应用现状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20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20页
2 研究区概况及用地特征第20-28页
    2.1 巴南区石龙镇概况第20-25页
        2.1.1 自然地理状况第20-23页
        2.1.2 土地利用现状第23-25页
    2.2 巴南区石龙镇用地特征第25-28页
        2.2.1 生态环境脆弱第25页
        2.2.2 地形地貌复杂第25-27页
        2.2.3 地质水文多样第27-28页
3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理论第28-62页
    3.1 评价单元的设置第28-29页
        3.1.1 网格单元第28页
        3.1.2 混合单元第28-29页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9-33页
        3.2.1 体系构建理论第29-31页
        3.2.2 因素选取原则第31-33页
        3.2.3 体系具体设置第33页
    3.3 指标定量分级第33-54页
        3.3.1 生态安全第33-37页
        3.3.2 地形地貌第37-42页
        3.3.3 地质条件第42-44页
        3.3.4 自然灾害第44-49页
        3.3.5 社会经济第49-51页
        3.3.6 指标体系第51-54页
    3.4 评价模型的建立第54-62页
        3.4.1 确定指标权重第54-58页
        3.4.2 建立评价模型第58-59页
        3.4.3 判定适宜性等级第59-61页
        3.4.4 适宜性等级修正第61-62页
4 网格单元法第62-88页
    4.1 各网格单元评价结果第62-82页
        4.1.1 5*5m~2单元评价结果第62-65页
        4.1.2 20*20m~2单元评价结果第65-70页
        4.1.3 30*30m~2单元评价结果第70-74页
        4.1.4 40*40m~2单元评价结果第74-78页
        4.1.5 50*50m~2单元评价结果第78-82页
    4.2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第82-88页
        4.2.1 单因子结果分析第82-84页
        4.2.2 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第84-88页
5 混合单元法第88-96页
    5.1 混合单元评价结果第88-92页
        5.1.1 单因子分级结果第88-89页
        5.1.2 适宜性分级结果第89-92页
    5.2 评价结果分析第92-96页
        5.2.1 单因子结果分析第92-93页
        5.2.2 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第93-96页
6 结论与建议第96-98页
    6.1 结论第96页
    6.2 建议第96-98页
致谢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附录第104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滇池环湖截污干渠(东岸段)错峰技术方案模拟与分析
下一篇:典型山地RC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