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反应势能面的理论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速率常数的理论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13-19页 |
·势能面(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 第13页 |
·从头算自洽场(Ab initio SCF)方法 | 第13-14页 |
·组态相互作用(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CI) | 第14页 |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 第14页 |
·基组的选择 | 第14-15页 |
·单点能校正方法(BMC-CCSD) | 第15页 |
·过渡态理论 | 第15页 |
·隧道效应校正(Tunneling Correction) | 第15-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9页 |
第三章 NH (X~3Σ-) 与HCNO 反应单三重态势能面的理论研究 | 第19-35页 |
·引言 | 第19页 |
·计算方法 | 第19-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0-32页 |
·单重态势能面 | 第20-27页 |
·初始化络合 | 第20-21页 |
·异构化和解离路径 | 第21-26页 |
·反应机理和实验意义 | 第26-27页 |
·三重态势能面 | 第27-32页 |
·N-C 进攻 | 第29-31页 |
·N-N 进攻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第四章 CN + CH_(4-n)Cl_n(n=1,2) 反应的微观机理及速率常数的理论研究 | 第35-42页 |
·引言 | 第35页 |
·计算方法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0页 |
·稳定点性质 | 第36-37页 |
·反应路径性质 | 第37-38页 |
·速率常数计算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