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言 | 第10-17页 |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 | 第10-11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三、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12-15页 |
四、写作思路及方法 | 第15页 |
五、论文创新及不足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格式免责条款的订入规则 | 第17-30页 |
第一节 消费者合同格式免责条款的订入规则 | 第17-23页 |
一、对相对人的充分提请注意义务 | 第17-21页 |
二、相对人对其内容的知晓 | 第21-22页 |
三、相对人的同意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商业性合同格式免责条款的订入规则 | 第23-26页 |
一、系列交易理论 | 第23-25页 |
二、共同了解理论 | 第25-26页 |
三、商业惯例规则 | 第26页 |
第三节 我国现行法中格式免责条款订入规则之评析 | 第26-30页 |
一、《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之评析 | 第26-28页 |
二、《消保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之评析 | 第28-29页 |
三、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二章 格式免责条款效力的判定规则 | 第30-41页 |
第一节 格式免责条款效力判定的一般规则 | 第30-32页 |
一、格式免责条款的不等价性 | 第30-31页 |
二、违反法律强行性规定的免责条款无效 | 第31页 |
三、违反民法基本原则的免责条款无效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格式免责条款效力判定的具体因素 | 第32-37页 |
一、根据标的物性质不同 | 第32页 |
二、根据利益的优先秩序 | 第32页 |
三、根据风险分配的合理化程度 | 第32-33页 |
四、根据公平合理性条件 | 第33-34页 |
五、根据过错及违约程度 | 第34-37页 |
第三节 我国现行法中格式免责条款效力判定规则之评析 | 第37-41页 |
一、《合同法》及其解释相关规定之评析 | 第37-39页 |
二、《消保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之评析 | 第39页 |
三、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格式免责条款的解释规则 | 第41-49页 |
第一节 格式免责条款的一般解释规则 | 第41-44页 |
一、格式免责条款解释的历史演变 | 第41-42页 |
二、抗辩说与界定说之争 | 第42-44页 |
第二节 格式免责条款的具体解释规则 | 第44-47页 |
一、客观解释规则 | 第44-45页 |
二、不利解释规则 | 第45页 |
三、限制解释规则 | 第45-46页 |
四、不得视为自甘风险的解释规则 | 第46-47页 |
五、非合理化经营下的从严解释规则 | 第47页 |
第三节 我国现行法中格式免责条款解释规则之评析 | 第47-49页 |
一、《合同法》第四十一条之评析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