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图目录 | 第12-15页 |
表目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3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6-19页 |
1.1.1 海洋经济发展备受关注 | 第16页 |
1.1.2 创新主导海洋经济发展 | 第16-18页 |
1.1.3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滞后 | 第18页 |
1.1.4 创新网络化趋势明显 | 第18-19页 |
1.2 研究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9-20页 |
1.2.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23-35页 |
2.1 创新系统 | 第23-28页 |
2.1.1 产业创新系统 | 第23-24页 |
2.1.2 区域创新系统 | 第24页 |
2.1.3 国家创新系统 | 第24-26页 |
2.1.4 创新系统与创新绩效 | 第26-28页 |
2.2 社会网络分析在管理中应用 | 第28-30页 |
2.3 海洋经济相关研究 | 第30-35页 |
第三章 海洋经济创新系统演化分析 | 第35-49页 |
3.1 分析数据的来源及相关说明 | 第35页 |
3.2 社会网络的基本概念 | 第35-39页 |
3.2.1 网络 | 第35-36页 |
3.2.2 节点 | 第36页 |
3.2.3 无向网络 | 第36页 |
3.2.4 有向网络 | 第36-37页 |
3.2.5 节点度 | 第37-38页 |
3.2.6 点强度 | 第38页 |
3.2.7 中介中心度 | 第38页 |
3.2.8 接近中心度 | 第38页 |
3.2.9 网络密度 | 第38-39页 |
3.3 海洋经济创新总体网络演化分析 | 第39-44页 |
3.3.1 1985 年至 1999 年 | 第39-40页 |
3.3.2 2000 年至 2004 年 | 第40-41页 |
3.3.3 2005 年至 2009 年 | 第41-42页 |
3.3.4 2010 年至 2012 年 | 第42-44页 |
3.4 海洋经济创新合作网络演化分析 | 第44-46页 |
3.4.1 1985 年至 1999 年 | 第44页 |
3.4.2 2000 年至 2004 年 | 第44-45页 |
3.4.3 2005 年至 2009 年 | 第45-46页 |
3.4.4 2010 年至 2012 年 | 第46页 |
3.5 中心性指标相关系数 | 第46-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海洋经济创新合作子网演化分析 | 第49-67页 |
4.1 海洋经济创新合作中相同类型节点合作子网演化分析 | 第49-56页 |
4.1.1 海洋经济创新合作中企业子网演化分析 | 第49-51页 |
4.1.2 海洋经济创新合作大学子网演化分析 | 第51-54页 |
4.1.3 海洋经济创新合作研究机构子网演化分析 | 第54-56页 |
4.2 海洋经济创新合作中不同类型节点合作子网演化分析 | 第56-64页 |
4.2.1 海洋经济创新合作企业-大学子网演化分析 | 第56-59页 |
4.2.2 海洋经济创新合作企业-研究机构子网演化分析 | 第59-61页 |
4.2.3 海洋经济创新合作大学-研究机构子网演化分析 | 第61-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五章 区域海洋经济合作创新网络演化分析 | 第67-79页 |
5.1 数据处理及分析指标 | 第67-68页 |
5.1.1 数据处理 | 第67页 |
5.1.2 分析指标 | 第67-68页 |
5.2 区域海洋经济合作创新网络演化分析 | 第68-71页 |
5.2.1 区域海洋经济合作创新整体网络演化分析 | 第68-69页 |
5.2.2 沿海区域海洋经济合作创新整体网络演化分析 | 第69-71页 |
5.2.3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海洋经济合作创新网络演化分析 | 第71页 |
5.3 区域海洋经济合作创新网络广度-强度演化 | 第71-74页 |
5.4 区域海洋经济合作创新内部-外部合作演化 | 第74-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第六章 专利权人-IPC 小类合作网络分析 | 第79-105页 |
6.1 数据处理 | 第79页 |
6.2 专利权人-IPC 小类关联矩阵 | 第79-80页 |
6.3 研究内容 | 第80-81页 |
6.4 专利权人-IPC 小类整体网络演化分析 | 第81-88页 |
6.4.1 IPC 小类广度-强度演化 | 第84-86页 |
6.4.2 专利权人广度-强度演化 | 第86-88页 |
6.5 专利权人-IPC 小类子网络演化分析 | 第88-101页 |
6.5.1 说明 | 第88页 |
6.5.2 大学-IPC 小类子网络 | 第88-92页 |
6.5.3 企业-IPC 小类子网络 | 第92-96页 |
6.5.4 研究机构-IPC 小类子网络 | 第96-101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01-105页 |
第七章 接近性影响海洋经济创新合作的实证研究 | 第105-118页 |
7.1 理论假设 | 第105-109页 |
7.1.1 地理接近性与创新合作 | 第105-107页 |
7.1.2 社会接近性与创新合作 | 第107页 |
7.1.3 技术接近性与创新合作 | 第107-108页 |
7.1.4 创新规模接近性与创新合作 | 第108页 |
7.1.5 组织接近性与创新合作 | 第108-109页 |
7.2 样本选择 | 第109页 |
7.3 变量测度 | 第109-111页 |
7.3.1 因变量的测度 | 第109页 |
7.3.2 自变量的测度 | 第109-111页 |
7.4 实证方法 | 第111-112页 |
7.5 实证结果 | 第112-116页 |
7.5.1 描述性统计 | 第112-113页 |
7.5.2 矩阵 QAP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 第113-114页 |
7.5.3 分析和讨论 | 第114-116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8-122页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18-120页 |
8.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20-12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1页 |
致谢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