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4-1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2.1 相关文献回顾 | 第17-22页 |
2.1.1 国外文献 | 第17-19页 |
2.1.2 国内文献 | 第19-22页 |
2.2 相关理论与模型 | 第22-26页 |
2.2.1 代理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2-23页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3-24页 |
2.2.3 投资者信任指数模型 | 第24-26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6-40页 |
3.1 制度背景 | 第26-27页 |
3.1.1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规定 | 第26页 |
3.1.2 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 | 第26-27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7-30页 |
3.2.1 是否选择四大会计事务所对年报披露质量与中小投资者信任关系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2 证券分析师乐观偏差对年报披露与中小投资者信任二者关系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3 被研报关注度对年报披露与中小投资者信任二者关系的影响 | 第30页 |
3.3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3.3.1 样本选取 | 第30-31页 |
3.3.2 数据来源 | 第31页 |
3.4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 第31-40页 |
3.4.1 被解释变量 | 第31-34页 |
3.4.2 解释变量 | 第34-36页 |
3.4.3 调节变量 | 第36页 |
3.4.4 控制变量 | 第36-38页 |
3.4.5 模型构建 | 第38-40页 |
第4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0-65页 |
4.1 是否选择四大、年报披露质量与中小投资者信任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40-53页 |
4.1.1 中小投资者信任的测量与描述性统计 | 第40-44页 |
4.1.2 年报披露质量评分与描述性统计 | 第44-48页 |
4.1.3 相关性分析 | 第48-50页 |
4.1.4 回归分析 | 第50-52页 |
4.1.5 调节作用的分析与解释 | 第52-53页 |
4.2 分析师乐观偏差、年报披露质量与中小投资者信任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53-58页 |
4.2.1 乐观偏差描述性统计 | 第53-54页 |
4.2.2 相关性分析 | 第54-55页 |
4.2.3 回归分析 | 第55-57页 |
4.2.4 调节作用的分析与解释 | 第57-58页 |
4.3 被研报关注度、年报披露质量与中小投资者信任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58-62页 |
4.3.1 描述性统计 | 第58-59页 |
4.3.2 相关性分析 | 第59-60页 |
4.3.3 回归分析 | 第60-61页 |
4.3.4 调节作用的分析与解释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4.4.1 描述性统计结论汇总 | 第62-63页 |
4.4.2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第63-65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管理启示与局限性 | 第65-69页 |
5.1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 第65-66页 |
5.1.1 研究结论 | 第65页 |
5.1.2 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管理启示 | 第65-66页 |
5.1.3 对于上市公司利益相关体的建议 | 第66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66-67页 |
5.2.1 对证券分析师研报质量监管的建议 | 第66-67页 |
5.2.2 完善上市公司年报评级和年报评比活动的建议 | 第67页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67-69页 |
5.3.1 研究局限 | 第67页 |
5.3.2 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