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序列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装配序列规划的定义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装配序列规划(ASP)的定义 | 第9-10页 |
·装配序列规划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装配序列规划的问题及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装配序列生成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装配序列规划的研究背景 | 第11页 |
·装配序列规划(ASP)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装配序列规划的软计算方法 | 第13-14页 |
·装配序列规划中的关键技术 | 第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层次联接图装配模型 | 第17-26页 |
·装配序列规划系统的总体框架 | 第17-18页 |
·层次联结图装配模型 | 第18-21页 |
·现有的几种装配模型 | 第18-19页 |
·层次联接图装配模型 | 第19-21页 |
·装配树结构和装配层次关系树 | 第21-22页 |
·联接关系图 | 第22-24页 |
·关联矩阵 | 第24页 |
·层次联接图装配模型的具体实现举例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层次联接关系图割集法装配序列的生成 | 第26-34页 |
·装配序列生成的关键问题 | 第26-27页 |
·装配序列生成中的难点及根源 | 第26页 |
·本文的解决方法 | 第26-27页 |
·装配序列生成方法的实现 | 第27-29页 |
·层次联接关系图 | 第27页 |
·层次联接关系图的生成 | 第27-29页 |
·割集法 | 第29-30页 |
·割集的生成算法 | 第30-32页 |
·装配序列生成方法的实例说明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装配流程及装配状态集 | 第34-49页 |
·装配流程的概念 | 第34-36页 |
·装配流程的结构分析 | 第36页 |
·子装配流程 | 第36页 |
·装配状态 | 第36页 |
·装配状态集 | 第36-39页 |
·装配流程中装配状态的有效性验证 | 第39-46页 |
·装配状态联接性的概念及验证 | 第40-43页 |
·装配状态兼容性的概念及验证 | 第43-45页 |
·装配状态结合性的概念及验证 | 第45-46页 |
·装配状态真假性判断准则的论证 | 第46页 |
·有效装配状态集生成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装配序列评价的研究 | 第49-59页 |
·可装配性评价 | 第49-50页 |
·装配序列单目标评价 | 第50-56页 |
·单元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51-52页 |
·装配隶属度的计算 | 第52-54页 |
·整体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54-56页 |
·多目标装配序列综合评价方法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59-62页 |
·全文内容总结 | 第59-60页 |
·进一步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