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传染病学论文--细菌病论文

181团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现状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CT第6-7页
符号、缩略语对照表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3页
    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第12-21页
        1 布鲁氏菌病的研究历史、地理分布第12-14页
            1.1 布鲁氏菌病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 阿勒泰地区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情况第13-14页
        2 病原特征第14-15页
        3 流行病学第15-16页
        4 临床症状第16页
        5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第16-17页
        6 诊断第17-18页
            6.1 病原分离与鉴定第17-18页
            6.2 直接检测病料中的病原第18页
            6.3 血清学诊断第18页
        7 防制措施第18-20页
            7.1 对健康牛羊采取的措施第19页
            7.2 对病畜群采取的措施第19页
            7.3 各个地方对布病采取防制措施第19-20页
        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前言第21-23页
第二章 181团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第23-34页
    1 材料第23-24页
        1.1 181团辖区养殖户第23页
        1.2 181团 2008-2012年羊布病检疫情况材料第23页
        1.3 181团 2008-2012年采集布病送检材料第23页
        1.4 181团 2008-2012年牛布病检验情况材料第23-24页
        1.5 181团 2008-2012年布病阳性及可疑种牛羊淘汰材料第24页
        1.6 181团 2008-2012年人间布病情况调查材料第24页
        1.7 181团 2008-2012年布病免疫情况材料第24页
        1.8 181团 2008-2012年牛羊布病血清检测材料第24页
    2 方法与内容第24-25页
        2.1 畜间布病分布调查与分析第24页
        2.2 血清学检测方法第24页
        2.3 布病的诊断第24-25页
        2.4 绵羊的人工授精及奶牛冷配技术第25页
        2.5 阳性及可疑畜的处理第25页
        2.6 布病免疫方法第25页
    3 调查结果第25-30页
        3.1 181团畜间布病疫情分布情况第25-26页
        3.2 对181团布病防控工作方面的调查第26-30页
            3.2.1 181团畜间布病检疫情况第26-27页
            3.2.2 181团不同规模养殖户牛羊布病监测情况第27页
            3.2.3 181团不同品种牛羊布病监测情况第27-28页
            3.2.4 181团畜间布病的送检情况第28页
            3.2.5 181团布病免疫分布情况第28-29页
            3.2.6 181团绵羊人工授精及奶牛冷配情况第29页
            3.2.7 181团开展人间布病检测情况第29-30页
            3.2.8 181团机构改革情况第30页
    4 讨论第30-32页
        4.1 布鲁氏菌病感染与老疫点存在的关系第30-31页
        4.2 布鲁氏菌病感染与养殖方式的关系第31页
        4.3 布鲁氏菌病感染与牲畜流动的关系第31页
        4.4 布鲁氏菌病感染与职工对布病的认识的关系第31页
        4.5 布鲁氏菌病感染与检疫监督及管理体制的关系第31-32页
        4.6 布鲁氏菌病感染与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的关系第32页
        4.7 布鲁氏菌病感染与人间对布病的防控的关系第32页
        4.8 布鲁氏菌病感染与宣传的关系第32页
        4.9 布鲁氏菌病感染与行政政策的关系第32页
    5 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181团布病综合防控现状分析及对今后防控的建议第34-42页
    1 材料及参照的相关文件第34-35页
        1.1 181团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队伍第34页
        1.2 181疫情报告网络第34页
        1.3 181团冷链体系第34页
        1.4 相关的法规规章第34页
        1.5 相关的技术操作规范第34页
        1.6 相关的政策法规性文件及材料第34-35页
    2 方法第35页
        2.1 对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的调查分析第35页
        2.2 对181团动物防疫监督机制的调查分析第35页
        2.3 对异地引种的调查分析第35页
        2.4 对与卫生防疫部门紧密配合的调查分析第35页
    3 结果第35-36页
        3.1 兽医队伍建设的结果第35-36页
        3.2 181团动物防疫监督队伍及机制的结果第36页
        3.3 181团近五年引进牲畜的结果第36页
    4 讨论第36-41页
        4.1 181团兽医队伍建设情况与布病防控现状分析及防控建议第36-37页
            4.1.1 现状分析第36-37页
            4.1.2 防控建议第37页
        4.2 181团动物防疫机制与布病防控现状分析及防控建议第37-38页
            4.2.1 现状分析第37-38页
            4.2.2 防控建议第38页
        4.3 181团引种与布病防控现状分析及防控建议第38-39页
            4.3.1 现状分析第38页
            4.3.2 防控建议第38-39页
        4.4 其它防控措施建议第39-41页
            4.4.1 完善布病防控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布鲁氏菌病防制工作的领导,强化布病防控责任制建设第39页
            4.4.2 加大对布病的监测力度第39-40页
                4.4.2.1 完善我团检测体系建设第39-40页
                4.4.2.2 完善信息监测系统和重大动物疫病分析测报体系第40页
            4.4.3 加强与卫生防疫部门的配合第40页
            4.4.4 坚决执行对布病阳性畜无害化处理制度第40-41页
            4.4.5 加大绵羊人工授精及奶牛冷配技术推广力度,减少布病的感染机率第41页
            4.4.6 加强动物免疫第41页
    5 小结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作者简介第47-48页
附件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库尔勒市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调查
下一篇:风力机翼型气动噪声数值计算及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