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1.1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提升 | 第12-13页 |
1.1.2 自驾车、自由行成主要旅游方式 | 第13-14页 |
1.1.3 国家对营地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 | 第14-15页 |
1.1.4 居民旅游消费需求呈现新特征 | 第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理论阐述及文献综述 | 第20-30页 |
2.1 理论阐述 | 第20-25页 |
2.1.1 消费者行为理论 | 第20-21页 |
2.1.2 消费体验理论 | 第21-23页 |
2.1.3 旅游营地 | 第23-25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25-30页 |
2.2.1 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 | 第25-26页 |
2.2.2 旅游体验研究综述 | 第26-27页 |
2.2.3 旅游营地研究综述 | 第27-28页 |
2.2.4 网络文本分析法、ASEB分析法在旅游体验研究中的应用 | 第28-30页 |
第3章 网络文本实证分析 | 第30-44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30-31页 |
3.1.1 样本选择 | 第30-31页 |
3.1.2 数据采集 | 第31页 |
3.2 样本统计与文本预处理 | 第31-33页 |
3.2.1 样本统计 | 第31页 |
3.2.2 文本预处理 | 第31-33页 |
3.3 高频词统计分析 | 第33-37页 |
3.3.1 高频词统计 | 第33-35页 |
3.3.2 词云分析 | 第35页 |
3.3.3 社会网络与语义分析 | 第35-37页 |
3.4 高频词微观层面属性分类分析 | 第37-41页 |
3.4.1 游客关注点 | 第38-40页 |
3.4.2 游客行为 | 第40-41页 |
3.4.3 体验感受 | 第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第4章 基于ASEB框架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 | 第44-56页 |
4.1 研究设计 | 第44-47页 |
4.1.1 基于ASEB分析框架的调查问卷设计 | 第44-46页 |
4.1.2 实地调研地点选择 | 第46页 |
4.1.3 网络调研渠道选择 | 第46-47页 |
4.2 数据收集与样本统计 | 第47-49页 |
4.2.1 数据收集 | 第47页 |
4.2.2 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 第47-49页 |
4.3 营地消费特征分析 | 第49-51页 |
4.3.1 信息来源 | 第49页 |
4.3.2 消费次数 | 第49-50页 |
4.3.3 消费动机 | 第50页 |
4.3.4 同伴选择 | 第50-51页 |
4.3.5 地点跨度 | 第51页 |
4.4 营地旅游体验感受分析 | 第51-54页 |
4.4.1 问卷信度分析 | 第52页 |
4.4.2 统计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56-64页 |
5.1 旅游营地消费者体验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5.2 旅游营地消费者体验提升策略 | 第57-64页 |
5.2.1 完善配套政策,构建行业标准 | 第57-58页 |
5.2.2 倡导绿色理念,实现持续发展 | 第58-59页 |
5.2.3 加大调研力度,挖掘市场需求 | 第59-60页 |
5.2.4 创新产品开发,提升营地认知 | 第60-61页 |
5.2.5 重视客户管理,拓展营销渠道 | 第61-62页 |
5.2.6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 第62-6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4-6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