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以太网桥接技术的研究和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及本课题的意义 | 第15-16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数据中心以太网相关协议分析 | 第18-31页 |
2.1 万兆以太网接 | 第18-20页 |
2.1.1 万兆连接单元接.(XAUI) | 第18-19页 |
2.1.2 调和子层(RS) | 第19-20页 |
2.1.3 媒体访问控制层(MAC) | 第20页 |
2.2 数据中心桥接协议(DCB) | 第20-26页 |
2.2.1 基于优先级的流控(PFC) | 第21-23页 |
2.2.2 量化拥塞通知(QCN) | 第23-24页 |
2.2.3 增强传输选择(ETS) | 第24-26页 |
2.2.4 数据中心桥接交换协议(DCBX) | 第26页 |
2.3 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 | 第26-30页 |
2.3.1 FCOE背景介绍 | 第27页 |
2.3.2 FCOE协议栈 | 第27-28页 |
2.3.3 FCOE功能模型 | 第28-29页 |
2.3.4 FCOE帧格式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数据中心以太网QCN和ETS算法分析 | 第31-38页 |
3.1 QCN算法 | 第31-35页 |
3.1.1 QCN基本原理 | 第31页 |
3.1.2 拥塞点(CP)算法 | 第31-32页 |
3.1.3 反应点(RP)算法 | 第32-35页 |
3.2 ETS算法 | 第35-37页 |
3.2.1 优先级队列(PQ)调度算法 | 第35-36页 |
3.2.2 轮询(RR)调度算法 | 第36-37页 |
3.2.3 加权轮询(WRR)调度算法 | 第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数据中心以太网万兆接.的具体实现 | 第38-61页 |
4.1 数据中心以太网万兆接.的设计框图 | 第38-39页 |
4.2 MAC层的设计 | 第39-42页 |
4.2.1 MAC接收模块设计 | 第40-41页 |
4.2.2 MAC发送模块设计 | 第41-42页 |
4.3 FCOE和FC之间的映射实现 | 第42-44页 |
4.4 数据中心万兆接.和FC交换模块流控实现 | 第44-47页 |
4.5 基于优先级的流控(PFC)设计 | 第47-48页 |
4.6 量化拥塞通知(QCN)设计 | 第48-58页 |
4.6.1 拥塞点(CP)设计 | 第49-52页 |
4.6.2 反应点(RP)设计 | 第52-58页 |
4.7 增强选择传输(ETS)设计 | 第58-60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数据中心以太网万兆接.的仿真与测试 | 第61-79页 |
5.1 硬件开发环境简介 | 第61-62页 |
5.1.1 FPGA简介 | 第62页 |
5.2 功能仿真 | 第62-72页 |
5.2.1 仿真平台的搭建 | 第62-63页 |
5.2.2 数据中心以太网万兆接.测试 | 第63-72页 |
5.3 下板验证 | 第72-78页 |
5.3.1 硬件测试平台的搭建 | 第72-73页 |
5.3.2 硬件测试结果 | 第73-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9-81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79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