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远程无线控制的数字射线成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5页 |
·X射线成像系统数字化技术及其发展 | 第11-13页 |
·远程控制技术及其发展 | 第13-14页 |
·远程控制技术在X射线成像系统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各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2.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第16-30页 |
·系统的整体结构 | 第16-17页 |
·监控终端 | 第16-17页 |
·无线传输网络 | 第17页 |
·远程控制端 | 第17页 |
·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功能说明 | 第17-21页 |
·系统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系统工作模式 | 第18页 |
·系统软件功能 | 第18-21页 |
·系统的MTF | 第21-25页 |
·MTF的定义 | 第21-22页 |
·PSF、MTF和LSF之间的关系 | 第22页 |
·串联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 | 第22-23页 |
·MTF的特点及物理涵义 | 第23-24页 |
·台阶法测量成像系统性能原理 | 第24-25页 |
·系统的关键问题分析 | 第25-29页 |
·系统视频传输模块需研究的问题 | 第25-28页 |
·射线机控制模块需研究的问题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系统视频编码模块设计 | 第30-59页 |
·MPEG-4 视频编码标准介绍 | 第30-32页 |
·MPEG-4 的类和级别 | 第30-31页 |
·MPEG-4 编码器结构 | 第31-32页 |
·MPEG-4 中的关键技术 | 第32-39页 |
·DCT变换 | 第32-33页 |
·量化 | 第33-34页 |
·Z型扫描与可变长编码 | 第34-35页 |
·视频对象提取技术 | 第35-36页 |
·VOP视频编码技术 | 第36-37页 |
·FGS编码技术 | 第37-39页 |
·视频对象提取算法实现 | 第39-50页 |
·本文采用的视频对象提取方法 | 第39-41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41-46页 |
·图像分割 | 第46-48页 |
·区域生长 | 第48-49页 |
·轮廓提取 | 第49-50页 |
·视频对象提取 | 第50页 |
·本系统视频编解码器的实现 | 第50-53页 |
·视频编码流程 | 第50-52页 |
·视频解码流程 | 第52-53页 |
·实验结果和性能比较 | 第53-58页 |
·标准测试序列的编码性能比较 | 第53-54页 |
·编码前后的系统MTF性能比较 | 第54-56页 |
·系统运行效果对比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4. 射线机闭环控制子系统设计 | 第59-76页 |
·清晰度评价函数的分类 | 第59-64页 |
·基于边缘灰度梯度的评价函数 | 第59-61页 |
·基于频率特征的评价函数 | 第61-62页 |
·基于信息学的评价函数 | 第62页 |
·基于统计学的评价函数 | 第62-63页 |
·清晰度评价函数评价标准 | 第63-64页 |
·基于ROI改进熵函数的射线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64-71页 |
·X射线成像系统成像特点 | 第64-66页 |
·加权熵的评价方法 | 第66页 |
·本系统评价方法算法流程 | 第66-67页 |
·实验分析 | 第67-71页 |
·自动极值点搜索算法 | 第71-75页 |
·爬山算法及原理 | 第71-72页 |
·传统爬山算法的缺陷 | 第72-73页 |
·改进的爬山算法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5. 总结及展望 | 第76-78页 |
·本论文工作总结 | 第76-77页 |
·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