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自媒体时代我国微公益传播机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第10-11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1-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页
    1.5 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第17-19页
第2章 基于自媒体的微公益传播机制的理论基础第19-27页
    2.1 自媒体的定义及发展现状和特征第19-22页
        2.1.1 自媒体的定义第19-20页
        2.1.2 自媒体的发展现状第20-21页
        2.1.3 自媒体的特征第21-22页
    2.2 微公益的概念与特征第22-24页
        2.2.1 微公益的概念第22页
        2.2.2 微公益的特征第22-24页
    2.3 长尾理论、聚合效应与微公益第24-26页
        2.3.1 长尾理论与微公益第24-25页
        2.3.2 聚合效应与微公益第25-26页
    2.4 传播机制概念解析及界定第26-27页
第3章 微公益传播要素比较研究第27-37页
    3.1 微公益传播区别于其它媒体公益传播的特质第27-30页
        3.1.1 报纸媒体的公益传播第27-28页
        3.1.2 广播媒体的公益传播第28页
        3.1.3 电视媒体的公益传播第28-29页
        3.1.4 基于网络终端的自媒体传播环境下的微公益传播第29-30页
    3.2 微公益传播中的符号与形式第30-32页
        3.2.1 文字、图片、音视频综合运用第30-31页
        3.2.2 “关注”的力量第31页
        3.2.3 微访谈、微直播第31-32页
    3.3 微公益传播的特征分析第32-34页
        3.3.1 传播成本低、范围广第32-33页
        3.3.2 传播内容呈现碎片化第33-34页
        3.3.3 传播主体的多样化第34页
    3.4 议程设置在微公益传播中作用机制的转换第34-37页
        3.4.1 公众成为微公益传播中议程设置的主体第34-35页
        3.4.2 意见领袖在微公益传播中的作用增强第35-37页
第4章 基于自媒体的微公益传播机制探析第37-49页
    4.1 自媒体时代中微公益的传播主体第37-41页
        4.1.1 草根阶层第37-38页
        4.1.2 社会名人或明星第38-39页
        4.1.3 民间慈善组织第39页
        4.1.4 企业组织第39-41页
    4.2 微公益传播中的独特受众第41页
    4.3 微公益传播内容的文本分析第41-43页
        4.3.1 主题内容第41-42页
        4.3.2 表现手法第42-43页
        4.3.3 观点感情倾向分析第43页
    4.4 微公益传播的路径探析第43-46页
        4.4.1 自媒体的初始传播第43-44页
        4.4.2 传统媒体的跟进第44-45页
        4.4.3 与多元主体的双向互动第45-46页
    4.5 微公益的传播效果分析第46-49页
        4.5.1 拓展公众对公共环境的认知第46-47页
        4.5.2 强化公共核心价值第47页
        4.5.3 产生积极的社会行为示范第47-49页
第5章 微公益传播的反思与前景展望第49-54页
    5.1 微公益传播中的问题第49-51页
        5.1.1 信息把关缺位,可信度打折第49-50页
        5.1.2 多层次传播主体,缺乏长效机制第50-51页
    5.2 微公益传播中反思第51-52页
        5.2.1 透明传播过程,提升公信力第51-52页
        5.2.2 建设健康微公益传播文化,促其持续发展第52页
    5.3 微公益发展的前景展望第52-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安系统民警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研究
下一篇:自媒体时代下的我国微博舆论监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