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特性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概述 | 第10-17页 |
1.1 研究意义及技术背景 | 第10页 |
1.2 技术背景及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振动的外部激励 | 第10-12页 |
1.2.2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轴系扭振疲劳寿命损耗估算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结构及其运行特性 | 第17-26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结构 | 第17-22页 |
2.2.1 汽轮机转子结构 | 第17-20页 |
2.2.2 发电机转子结构 | 第20-21页 |
2.2.3 轴承支撑结构 | 第21-22页 |
2.3 汽轮发电机组运行 | 第22-25页 |
2.3.1 启机及启动方式分类 | 第22-23页 |
2.3.2 停机 | 第23-24页 |
2.3.3 调峰运行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固有特性 | 第26-39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轴系模化 | 第26-31页 |
3.2.1 轴段极转动惯量的计算 | 第27-28页 |
3.2.2 轴段抗扭刚度的计算 | 第28-31页 |
3.2.3 阻尼的计算 | 第31页 |
3.2.4 轴系模型 | 第31页 |
3.3 轴系扭振固有特性计算 | 第31-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电气侧故障引起的机组轴系扭振响应分析 | 第39-52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39-43页 |
4.2.1 Newmark-β法的增量表达式 | 第40页 |
4.2.2 典型单元的扭振传递矩阵 | 第40-43页 |
4.3 轴系在快速变负荷下的扭振响应 | 第43-46页 |
4.4 轴系在故障下的扭振动态响应 | 第46-50页 |
4.4.1 典型故障的电磁力矩计算 | 第46-48页 |
4.4.2 扭振瞬态响应分析 | 第48-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寿命计算 | 第52-66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疲劳损伤理论 | 第52-65页 |
5.2.1 局部应力应变法估算轴系疲劳损耗 | 第53页 |
5.2.2 构件的名义应力 | 第53-54页 |
5.2.3 计算局部应力、应变 | 第54-58页 |
5.2.4 雨流法统计载荷循环 | 第58-62页 |
5.2.5 应变——寿命曲线 | 第62-63页 |
5.2.6 寿命损耗估算 | 第63-65页 |
5.3 电气故障下的轴系扭振疲劳损耗分析 | 第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