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太阳能发电与光伏汇流装置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1 太阳能发电与光伏汇流装置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光伏发电与光伏汇流装置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组成结构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太阳能发电及汇流装置的总体研究 | 第14-24页 |
| 2.1 太阳能发电的特点及应用 | 第14-15页 |
| 2.1.1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 | 第14-15页 |
| 2.1.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 第15页 |
| 2.2 光伏组件的基本特点 | 第15-20页 |
| 2.2.1 光伏电池的基本特点 | 第15-19页 |
| 2.2.2 光伏组件的连接结构 | 第19-20页 |
| 2.3 光伏汇流装置的基本特点 | 第20-22页 |
| 2.3.1 光伏汇流装置的作用 | 第21页 |
| 2.3.2 光伏汇流装置的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 2.4 光伏汇流装置的组成及分类 | 第22-23页 |
| 2.4.1 光伏汇流装置的组成 | 第22-23页 |
| 2.4.2 光伏汇流装置的分类 | 第23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太阳能光伏汇流装置的总体设计要求与分析 | 第24-36页 |
| 3.1 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24-25页 |
| 3.2 系统的功能要求 | 第25-26页 |
| 3.3 系统设计分析 | 第26-35页 |
| 3.3.1 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组件特性分析 | 第26-32页 |
| 3.3.2 雷击对光伏组件的影响分析 | 第32-34页 |
| 3.3.3 光伏汇流装置对光伏组件汇流的作用分析 | 第34-3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太阳能光伏汇流装置的硬件设计 | 第36-53页 |
| 4.1 光伏汇流装置的硬件设计 | 第36-49页 |
| 4.1.1 光伏汇流装置控制系统的硬件框图 | 第36页 |
| 4.1.2 核心控制单元芯片的选择 | 第36-37页 |
| 4.1.3 电源电路模块 | 第37-39页 |
| 4.1.4 温度检测、采样电路 | 第39页 |
| 4.1.5 电流电压检测模块 | 第39-43页 |
| 4.1.6 防雷单元设计 | 第43-44页 |
| 4.1.7 显示电路 | 第44-45页 |
| 4.1.8 RS485通信电路 | 第45-47页 |
| 4.1.9 保护单元设计 | 第47-49页 |
| 4.2 光伏汇流装置的监控系统设计 | 第49-51页 |
| 4.2.1 LabVIEW 简介 | 第49-50页 |
| 4.2.2 监控界面的选择 | 第50页 |
| 4.2.3 监控界面的设计 | 第50-51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验分析 | 第53-72页 |
| 5.1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3-61页 |
| 5.1.1 光伏汇流装置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3-54页 |
| 5.1.2 光伏汇流装置控制系统的显示程序设计 | 第54-55页 |
| 5.1.3 光伏汇流装置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单元软件设计 | 第55-58页 |
| 5.1.4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58-59页 |
| 5.1.5 上位机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第59-61页 |
| 5.2 系统测试与实验分析 | 第61-70页 |
| 5.2.1 光伏汇流装置的运行测试 | 第62-64页 |
| 5.2.2 光伏汇流装置的采集测试 | 第64-68页 |
| 5.2.3 光伏汇流装置的监控测试 | 第68-70页 |
| 5.3 测试实验结论 | 第70-7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3页 |
| 6.1 全文总结 | 第72页 |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