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压极值的阈值模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抗风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风工程简介 | 第11-13页 |
1.2.1 结构表面风压 | 第11-12页 |
1.2.2 抗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近地风特性 | 第13-15页 |
1.3.1 大气边界层 | 第13-14页 |
1.3.2 风荷载 | 第14-15页 |
1.4 建筑结构的风致破坏 | 第15-16页 |
1.5 风压极值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5.1 极值估计方法 | 第16-17页 |
1.5.2 风压的非高斯性 | 第17-18页 |
1.5.3 风压分布的概率模型 | 第18-19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9-21页 |
第2章 极值理论和方法 | 第21-35页 |
2.1 经典极值理论 | 第21-25页 |
2.1.1 极值分布的类型和性质 | 第22-25页 |
2.1.2 广义极值分布的参数估计 | 第25页 |
2.2 阈值模型理论 | 第25-30页 |
2.2.1 平均超出量 | 第26页 |
2.2.2 广义 Pareto 分布 | 第26-28页 |
2.2.3 广义 Pareto 分布的性质 | 第28页 |
2.2.4 广义 Pareto 分布的参数估计 | 第28-30页 |
2.3 峰值因子法 | 第30-32页 |
2.4 模型的检验 | 第32-34页 |
2.4.1 P-P 图和 Q-Q 图 | 第32页 |
2.4.2 卡方检验法 | 第32-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大跨屋盖风洞试验 | 第35-52页 |
3.1 工程介绍 | 第35-36页 |
3.2 模型制作和测点布置 | 第36-38页 |
3.2.1 模型制作 | 第36-37页 |
3.2.2 测点布置 | 第37-38页 |
3.3 大气边界层风场模拟 | 第38-40页 |
3.4 试验工况 | 第40页 |
3.5 屋盖表面风压分布特性 | 第40-51页 |
3.5.1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0-41页 |
3.5.2 平均风压系数分布 | 第41-44页 |
3.5.3 典型测点风压 | 第44-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极值算法的比较 | 第52-67页 |
4.1 算例介绍 | 第52-62页 |
4.1.1 试验数据 | 第52-53页 |
4.1.2 经典极值方法 | 第53-56页 |
4.1.3 阈值模型方法 | 第56-59页 |
4.1.4 峰值因子法 | 第59页 |
4.1.5 结果比较 | 第59-62页 |
4.2 三种极值算法比较 | 第62-65页 |
4.2.1 高斯分布风压样本 | 第62-63页 |
4.2.2 非高斯分布风压样本 | 第63-65页 |
4.3 超出样本数与非高斯性 | 第65-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屋盖表面风压极值分布特征 | 第67-76页 |
5.1 风压分布的非高斯性 | 第67-70页 |
5.2 极值风压分布特征 | 第70-74页 |
5.2.1 极大值风压系数分布 | 第71-72页 |
5.2.2 极小值风压系数分布 | 第72-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6-79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76-77页 |
对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5-86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