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大众传媒与伦理道德 | 第11-18页 |
(一) 大众传媒的伦理性 | 第11-13页 |
1. 伦理与道德之别 | 第11-12页 |
2. 大众传媒的伦理角色 | 第12-13页 |
(二) 大众传媒娱乐化的表现 | 第13-18页 |
1. 娱乐内容数量多、同质化、介入深 | 第13-16页 |
2. 娱乐化思维向某些非娱乐领域渗透 | 第16-18页 |
二、大众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后果 | 第18-35页 |
(一) “娱乐至死”——大众传媒娱乐化对人的伦理后果 | 第18-24页 |
1. “真我”与“媒体我”的分离 | 第19-20页 |
2. 人的消解 | 第20-23页 |
3. 人的异化 | 第23-24页 |
(二) “仿真环境”——大众传媒娱乐化对社会的伦理后果 | 第24-29页 |
1. 传统社会伦理道德受到冲击 | 第24-25页 |
2. “仿真环境”取代了现实世界 | 第25-27页 |
3. 永恒的价值被消解 | 第27-28页 |
4.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越来越模糊 | 第28-29页 |
(三) “理解媒介”——大众传媒娱乐化对其本身的伦理后果 | 第29-35页 |
1. 大众传媒的功能弱化甚至反面化 | 第29-30页 |
2. 大众传媒本身缺乏应有的思想内涵与人文关怀 | 第30-31页 |
3. 大众传媒本身被异化 | 第31-35页 |
三、大众传媒娱乐化伦理后果的原因分析 | 第35-42页 |
(一)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是大众传媒娱乐化的根本原因 | 第35-37页 |
1. 后现代思潮的影响 | 第35-36页 |
2. 转型之中的中国社会 | 第36-37页 |
(二) 我国大众传媒自身的特性是大众传媒娱乐化的直接原因 | 第37-39页 |
1. 我国传媒行业市场化改制打开了大众传媒娱乐化的闸门 | 第37-38页 |
2. 娱乐产品是传媒产品中“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 第38-39页 |
(三) 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大众传媒娱乐化的现实原因 | 第39-42页 |
四、当代大众传媒的伦理规范与道德建构 | 第42-47页 |
(一) 大众传媒的伦理规范 | 第42-45页 |
1. 无害原则 | 第42-43页 |
2. 公正原则 | 第43-44页 |
3. 尊重原则 | 第44页 |
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4-45页 |
(二) 大众传媒的道德建构 | 第45-47页 |
1. 大众传媒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 第45页 |
2. 大众传媒受众的媒介素养培育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