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基于线粒体ND2基因序列的华南地区斑鳢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20页
    1.1 斑鳢的研究概述第9-12页
        1.1.1 斑鳢的形态特征第9页
        1.1.2 斑鳢的习性和食性第9-10页
        1.1.3 斑鳢的应用价值第10页
        1.1.4 斑鳢的人工养殖及疾病防治第10-11页
        1.1.5 斑鳢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 鱼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第12-15页
        1.2.1 遗传多样性的介绍第12-13页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第13-15页
    1.3 线粒体 DNA 分子标记第15-16页
        1.3.1 线粒体 DNA 标记的遗传特征第15-16页
        1.3.2 线粒体分子标记在遗传学中的应用第16页
    1.4 所涉及的水系概况第16-18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20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0-28页
    2.1 实验材料来源与处理第20-22页
        2.1.1 实验材料来源第20-21页
        2.1.2 样品处理第21-22页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2-23页
        2.2.1 主要实验仪器第22页
        2.2.2 实验试剂第22-23页
    2.3 实验方法第23-27页
        2.3.1 实验试剂的配制第23页
        2.3.2 DNA 的提取第23-24页
        2.3.3 DNA 的检测第24-25页
        2.3.4 PCR 扩增第25-26页
        2.3.5 PCR 产物检测与测序第26-27页
    2.4 数据处理第27-28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8-52页
    3.1 斑鳢线粒体 ND2 基因的序列特征第28-29页
    3.2 斑鳢的系统发育第29-37页
        3.2.1 斑鳢单倍型的分布第29-31页
        3.2.2 斑鳢的系统发育树第31-36页
        3.2.3 斑鳢单倍型间的 TCS 网络图第36-37页
    3.3 斑鳢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7-39页
        3.3.1 6 个水系斑鳢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7页
        3.3.2 珠江水系斑鳢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7-38页
        3.3.3 海南岛斑鳢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8-39页
    3.4 斑鳢的遗传分化第39-46页
        3.4.1 6 个水系的斑鳢群体间遗传分化第39-42页
        3.4.2 珠江水系的斑鳢群体间遗传分化及分子变异第42-44页
        3.4.3 海南岛 3 个水系的斑鳢群体间遗传分化及遗传变异第44-45页
        3.4.4 珠江与南渡江水系的斑鳢群体间遗传分化及遗传变异第45-46页
    3.5 种群动态第46-52页
        3.5.1 中性检验第46-47页
        3.5.2 斑鳢群体岐点分析第47-52页
第四章 讨论第52-60页
    4.1 斑鳢遗传多样性分析第52-54页
        4.1.1 6 个水系斑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第52-53页
        4.1.2 珠江水系各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第53页
        4.1.3 海南岛 3 个水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第53-54页
        4.1.4 南渡江水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第54页
    4.2 斑鳢的遗传变异第54-57页
        4.2.1 6 个水系的斑鳢群体间遗传分化第55页
        4.2.2 珠江水系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第55-56页
        4.2.3 海南岛 3 个水系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第56页
        4.2.4 珠江水系与南渡江水系之间的遗传分化第56-57页
    4.3 斑鳢的种群动态分析第57-58页
    4.4 斑鳢的保护第58-60页
第五章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缩略词第70-71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下一篇:抗鳗利斯顿氏菌鸡卵黄抗体对致病香鱼保护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