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7-14页 |
·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关于食物安全定义的研究 | 第8-10页 |
·关于农村居民食物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对研究综述的评述 | 第12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我国农村居民食物安全的现状分析 | 第14-33页 |
·指标体系构建及食物安全的标准 | 第14-16页 |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量和食物消费结构 | 第16-24页 |
·近年来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量和食物消费结构变化 | 第16-20页 |
·当前不同地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量和食物消费结构比较分析 | 第20-21页 |
·当前农村不同收入群体食物消费量和食物消费结构比较分析 | 第21-24页 |
·农村居民营养状况 | 第24-31页 |
·近年来农村居民营养状况变化 | 第24-27页 |
·当前不同地区农村居民营养状况比较分析 | 第27-29页 |
·当前农村不同收入群体营养状况比较分析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居民食物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43页 |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影响因素的总体分析 | 第33-34页 |
·影响食物可获得性的因素 | 第34-37页 |
·农业资源环境与食物安全 | 第34页 |
·食物供给水平与食物安全 | 第34-36页 |
·食物商品化程度与食物安全 | 第36-37页 |
·食物流通状况与食物安全 | 第37页 |
·影响食物获取能力的因素 | 第37-40页 |
·收入水平与食物安全 | 第37-38页 |
·食物价格水平与食物安全 | 第38-39页 |
·农产品生产能力与食物安全 | 第39-40页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40-41页 |
·家庭状况 | 第40页 |
·社会因素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居民食物安全的发展趋势预测 | 第43-48页 |
·时序预测模型分析 | 第43-46页 |
·预测模型的选择 | 第43页 |
·时序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预测效果评价 | 第45-46页 |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发展趋势预测与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实现我国农村居民食物安全的政策建议 | 第48-53页 |
·稳定食物的可获得性 | 第48-49页 |
·挖掘农业潜力,广辟食物资源 | 第48页 |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加高营养食物有效供给 | 第48-49页 |
·加快农村食物市场体系建设,顺畅食物流通 | 第49页 |
·提高食物的获取能力 | 第49-50页 |
·提高食物生产能力与生产水平 | 第49页 |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购买能力 | 第49-50页 |
·强化价格杠杆的消费导向作用 | 第50页 |
·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人口的转移 | 第50-51页 |
·发展食品加工业,促进食物多元化 | 第51页 |
·加强对农民食物消费和营养知识的宣传和引导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食物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膳食营养结构仍有待改善 | 第53页 |
·地区差异和群体差距仍然很大 | 第53页 |
·可获得性和获取能力是决定食物安全的重要因素 | 第53-54页 |
·与食物安全目标的差距将缩小 | 第54页 |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