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脊波导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 介质概述 | 第9-12页 |
1.2.1 介质简介 | 第9页 |
1.2.2 线性介质 | 第9-10页 |
1.2.3 各向异性介质 | 第10-12页 |
1.2.3.1 常规各向异性介质 | 第10-11页 |
1.2.3.2 各向异性异向介质 | 第11页 |
1.2.3.3 各向异性介质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FDTD 法综述 | 第12-14页 |
1.3.1 FDTD 法的简介 | 第12-13页 |
1.3.2 FDTD 法的发展与应用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第2章 FDTD 法的基本原理 | 第15-37页 |
2.1 FDTD 法的基本概念 | 第15页 |
2.2 麦克斯韦方程组和 Yee 元胞 | 第15-23页 |
2.2.1 三维 FDTD 差分公式 | 第16-21页 |
2.2.2 二维 FDTD 差分公式 | 第21-23页 |
2.3 各向异性介质 FDTD 差分公式 | 第23-31页 |
2.3.1 三维各向异性 FDTD 差分公式 | 第23-29页 |
2.3.2 二维各向异性 FDTD 差分公式 | 第29-31页 |
2.4 介质分界面处电磁参数的选取 | 第31-33页 |
2.5 数值稳定性条件 | 第33-34页 |
2.6 数值色散 | 第34-35页 |
2.7 FDTD 法中常用的激励源 | 第35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山字脊波导的 FDTD 分析 | 第37-49页 |
3.1 空心山字脊波导的传输特性 | 第37-40页 |
3.2 部分介质填充山字脊波导的传输特性 | 第40-48页 |
3.2.1 各向同性介质填充山字脊波导的传输特性 | 第40-45页 |
3.2.2 各向异性介质填充山字脊波导的传输特性 | 第45-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I 型脊波导的 FDTD 分析 | 第49-59页 |
4.1 空心 I 型脊波导的传输特性 | 第49-51页 |
4.2 介质填充 I 型脊波导的传输特性 | 第51-58页 |
4.2.1 各向同性介质填充 I 型脊波导的传输特性 | 第51-55页 |
4.2.2 各向异性介质填充 I 型脊波导的传输特性 | 第55-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