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问题提出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第10-13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 | 第14-26页 |
2.1 国内外开发区创新功能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2.1.1 增长极理论 | 第16-17页 |
2.1.2 产业集聚理论 | 第17-18页 |
2.1.3 三元参与理论 | 第18-19页 |
2.1.4 城市竞争力理论 | 第19-20页 |
2.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第20-26页 |
2.2.1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第21-24页 |
2.2.3 区域创新环境理论 | 第24-26页 |
第3章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情况与 SWOT 分析 | 第26-43页 |
3.1 发展情况 | 第26-36页 |
3.1.1 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 第27-31页 |
3.1.2 科技创新现状 | 第31-32页 |
3.1.3 园区建设发展情况 | 第32-34页 |
3.1.4 环境建设情况 | 第34页 |
3.1.5 出口加工区发展情况 | 第34-36页 |
3.1.6 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 第36页 |
3.2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SWOT 分析 | 第36-43页 |
3.2.1 优势分析 | 第37-38页 |
3.2.2 机遇分析 | 第38-40页 |
3.2.3 劣势分析 | 第40-41页 |
3.2.4 威胁分析 | 第41-43页 |
第4章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 第43-60页 |
4.1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 | 第43-45页 |
4.2 区域技术创新的主体结构 | 第45-49页 |
4.2.1 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结构的划分 | 第45-46页 |
4.2.2 支撑区域技术创新的力量 | 第46-48页 |
4.2.3 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 | 第48-49页 |
4.3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及其系统结构 | 第49-54页 |
4.3.1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 | 第49-51页 |
4.3.2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分析 | 第51-54页 |
4.4 区域技术创新模式 | 第54-60页 |
4.4.1 区域技术创新模式 | 第54-56页 |
4.4.2 区域技术创新模式的特点 | 第56-57页 |
4.4.3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合作模型 | 第57-60页 |
第5章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对策 | 第60-65页 |
5.1 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 第60-61页 |
5.2 制定、完善创新政策法规及制度 | 第61页 |
5.3 建立创新服务体系 | 第61-62页 |
5.4 加强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 第62-63页 |
5.5 发展商业投融资体系 | 第63页 |
5.6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 第63-65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5-66页 |
6.1 总结 | 第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