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UF+RO膜集成技术对城市污水中DOM的分离特性及膜污染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城市污水回用第11页
        1.1.2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方法第11-12页
    1.2 膜技术在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第12-14页
        1.2.1 膜技术的比较第12-13页
        1.2.2 膜集成技术在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第13-14页
    1.3 城市污水中的DOM及去除第14-15页
        1.3.1 城市污水中DOM的危害第14页
        1.3.2 城市污水中DOM的去除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膜污染控制及污染物研究第15-18页
        1.4.1 膜污染类型第15-16页
        1.4.2 膜污染控制方法第16-17页
        1.4.3 膜表面污染物第17-18页
    1.5 研究的意义及内容第18-20页
        1.5.1 研究的意义第18页
        1.5.2 技术路线第18页
        1.5.3 研究的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试验方法与材料第20-25页
    2.1 试验装置、流程与水样第20-21页
    2.2 试验方法第21-24页
        2.2.1 常规指标测定第21页
        2.2.2 溶解性有机物测定及表征第21-24页
    2.3 膜比通量表征第24页
    2.4 膜清洗方法第24-25页
第3章 UF+RO膜集成技术处理城市污水二级出水工艺条件优化第25-47页
    3.1 UF工艺参数优化第25-37页
        3.1.1 FeCl3添加量对UF工艺去除率的影响第25-28页
        3.1.2 进水pH值对UF工艺去除率的影响第28-31页
        3.1.3 膜前压力对UF工艺去除率的影响第31-35页
        3.1.4 回收率对UF工艺去除率的影响第35-37页
    3.2 RO工艺参数优化第37-43页
        3.2.1 膜前压力对RO工艺去除率的影响第38-40页
        3.2.2 回收率对RO工艺去除率的影响第40-43页
    3.3 优化条件下UF+RO对有机物的去除性能第43-46页
        3.3.1 优化条件下UF+RO在各运行阶段对COD的去除性能第44-45页
        3.3.2 优化条件下UF+RO在各运行阶段对DOC的去除性能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UF+RO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DOM的分离机理第47-61页
    4.1 UF和RO分离污染物的基本原理第47-48页
        4.1.1 UF分离污染物的基本原理第47-48页
        4.1.2 RO分离污染物的基本原理第48页
    4.2 DOM的紫外-可见吸光度表征第48-51页
        4.2.1 UF+RO中UF分离特征DOM第49-50页
        4.2.2 UF+RO中RO分离特征DOM第50-51页
        4.2.3 UF+RO分离特征DOM的机理分析第51页
    4.3 DOM的分子量分布第51-54页
        4.3.1 UF+RO中UF分离不同分子量DOM第52-53页
        4.3.2 UF+RO中RO分离不同分子量DOM第53-54页
        4.3.3 UF+RO分离不同分子量DOM的机理分析第54页
    4.4 DOM的亲疏水性分布第54-57页
        4.4.1 UF+RO中UF分离不同亲疏水性DOM第54-56页
        4.4.2 UF+RO中RO分离不同亲疏水性DOM第56-57页
        4.4.3 UF+RO分离不同亲疏水性DOM的机理分析第57页
    4.5 DOM的三维荧光光谱表征第57-60页
        4.5.1 UF+RO中UF分离不同种类DOM第57-58页
        4.5.2 UF+RO中RO分离不同种类DOM第58-60页
        4.5.3 UF+RO分离不同种类DOM的机理分析第60页
    4.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UF+RO处理城市污水二级出水DOM膜污染机制研究第61-75页
    5.1 UF+RO膜表面特征DOM污染特性第61-64页
        5.1.1 UF+RO中UF膜表面特征DOM污染特性第61-62页
        5.1.2 UF+RO中RO膜表面特征DOM污染特性第62-64页
        5.1.3 UF+RO膜表面特征DOM污染机制第64页
    5.2 UF+RO膜表面不同分子量DOM污染特性第64-68页
        5.2.1 UF+RO中UF膜表面不同分子量DOM污染特性第64-66页
        5.2.2 UF+RO中RO膜表面不同分子量DOM污染特性第66-67页
        5.2.3 UF+RO膜表面不同分子量DOM污染机制第67-68页
    5.3 UF+RO膜表面不同亲疏水性DOM污染特性第68-71页
        5.3.1 UF+RO中UF膜表面不同亲疏水性DOM污染特性第68-69页
        5.3.2 UF+RO中RO膜表面不同亲疏水性DOM污染特性第69-70页
        5.3.3 UF+RO膜表面不同亲疏水性DOM污染机制第70-71页
    5.4 UF+RO膜表面不同种类DOM污染特性第71-74页
        5.4.1 UF+RO中UF膜表面不同种类DOM污染特性第71-72页
        5.4.2 UF+RO中RO膜表面不同种类DOM污染特性第72-73页
        5.4.3 UF+RO膜表面不同种类DOM污染机制第73-74页
    5.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腐殖酸抑制及解抑制厌氧消化机理深探
下一篇:超声改性方法对粘土除藻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