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论文--矫形外科手术学论文--骨骼手术论文

肱骨外科颈骨折内侧柱完整与否两种内固定方式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第11-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17页
    1.1 研究目的第13页
    1.2 研究步骤第13-14页
    1.3 肱骨外科颈骨折特点及其内固定治疗现状第14-15页
    1.4 有限元法介绍及其在骨科的应用第15-16页
    1.5 实验软件介绍第16-17页
        1.5.1 Mimics10.01第16页
        1.5.2 Imageware 13.0第16-17页
        1.5.3 Pro/Engineer4.0第17页
        1.5.4 ANSYS Workbench 12.0第17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7-26页
    2.1 实验资料介绍第17-18页
    2.2 肱骨 CT 重建第18-20页
    2.3 建立相应骨折的计算模型第20页
    2.4 建立内固定器械的实体模型第20-21页
    2.5 建立 T 型接骨板和 LPHP 分别固定相应类型骨折的计算模型第21-24页
    2.6 设定边界条件及垂直载荷数值第24页
    2.7 设定肱骨及内固定器械的接触第24-26页
第三章 结果第26-41页
    3.1 评价指标第26页
    3.2 相关云图结果与分析第26-41页
        3.2.1 内侧皮质完整型骨折 T 型接骨板固定后所呈现的相关应力和位移云图第26-29页
        3.2.2 内侧皮质塌陷型骨折 T 型接骨板固定后所呈现的相关应力和位移云图第29-33页
        3.2.3 LPHP 固定内侧皮质完整型骨折后所呈现的相关应力和位移云图第33-37页
        3.2.4 LPHP 固定内侧皮质塌陷型骨折后所呈现的相关应力和位移云图第37-41页
第四章 讨论第41-48页
    4.1 影响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因素第41-43页
    4.2 本实验有限元建模的特点第43-44页
    4.3 两种内固定方式的相关比较第44-46页
    4.4 本实验的局限性及其展望第46-48页
第五章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综述第52-57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骨外侧壁和股骨距的完整性对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下生物力学影响的对比分析
下一篇: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对抑郁大鼠电休克疗效及海马GluR1/GABAAR表达和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