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侵权死亡赔偿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侵权死亡赔偿制度的概述 | 第10-16页 |
(一) 侵权死亡赔偿制度 | 第10-11页 |
1. 侵权责任的概念与承担方式 | 第10页 |
2. 死亡损害赔偿 | 第10-11页 |
(二) 死亡赔偿的特征 | 第11-13页 |
1. 死亡赔偿是一种死因赔偿的侵权之债 | 第12页 |
2. 死亡赔偿请求权之主体是受害人近亲属 | 第12页 |
3. 死亡赔偿旨在填平受害人近亲属的损失 | 第12-13页 |
(三) 我国侵权死亡赔偿制度的立法沿革及问题 | 第13-16页 |
1. 我国侵权死亡赔偿制度的立法沿革 | 第13-15页 |
2. 我国侵权死亡赔偿制度待之解决的问题 | 第15-16页 |
二、侵权死亡赔偿权利主体之理论思考 | 第16-23页 |
(一) 侵权死亡赔偿请求权产生的基础理论 | 第16-19页 |
1. 继承主义 | 第16-18页 |
2. 固有损害主义 | 第18-19页 |
(二) 侵权死亡赔偿请求权基础之理论评析 | 第19-21页 |
1. 对“继承主义”观点的评析 | 第19-20页 |
2. 对“固体有损害主义”的评析 | 第20-21页 |
(三) 死者近亲属作为死亡赔偿主体的范围取舍 | 第21-23页 |
1. 司法实务中关于死亡赔偿主体的规定 | 第21-22页 |
2. 死亡赔偿主体的范围界定 | 第22-23页 |
三、侵权死亡赔偿的内容评析 | 第23-34页 |
(一) 关于我国侵权死亡赔偿内容的相关立法 | 第23-28页 |
(二) 关于我国侵权死亡赔偿内容的相关理论 | 第28-29页 |
(三) 关于死亡赔偿金相关理论的评述 | 第29-30页 |
1. 抚养丧失说 | 第29页 |
2. 继承丧失说 | 第29页 |
3. 一定物质生活水平维持说 | 第29-30页 |
4. 各理论观点之对比选择 | 第30页 |
(四) 精神损害赔偿金与死亡赔偿金的联系与区别 | 第30-32页 |
(五) 被抚养人生活费与死亡赔偿金的联系 | 第32-34页 |
四、侵权死亡赔偿数额标准研究 | 第34-39页 |
(一) 关于相关财产损失中丧葬费的思考 | 第34-35页 |
(二) 关于死亡赔偿金数额的研究 | 第35-37页 |
1. 死亡损害赔偿标准的理论思考 | 第35页 |
2. 我国死亡赔偿金标准的确定 | 第35-37页 |
(三) 关于进一步确定死亡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 | 第37-39页 |
1.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现状 | 第37-38页 |
2. 精神损害赔偿的应然标准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