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0.1 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0.2 水淹层测井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0.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15页 |
1.1 构造特征 | 第12页 |
1.2 地层简况 | 第12页 |
1.3 储层特征 | 第12-13页 |
1.4 油藏特征 | 第13-15页 |
1.4.1 油水分布特征 | 第13页 |
1.4.2 油藏类型 | 第13-14页 |
1.4.3 温压特征 | 第14页 |
1.4.4 流体性质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水淹层导电机理研究 | 第15-19页 |
2.1 水淹层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 | 第15-17页 |
2.1.1 理论分析 | 第15页 |
2.1.2 岩电实验分析 | 第15-17页 |
2.2 岩电参数变化特征研究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水淹层地质特征及测井响应分析 | 第19-27页 |
3.1 水淹层地质特征 | 第19-20页 |
3.1.1 地层含油性及油水分布的变化 | 第19页 |
3.1.2 地层水矿化度和电阻率的变化 | 第19-20页 |
3.1.3 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的变化 | 第20页 |
3.1.4 储层润湿性的变化 | 第20页 |
3.2 水淹层测井响应分析 | 第20-27页 |
3.2.1 不同测井曲线变化规律 | 第21-24页 |
3.2.2 非均质性和夹层对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影响 | 第24-27页 |
第四章 水淹层测井定量评价 | 第27-39页 |
4.1 利用岩石物理相分析技术划分不同类储层 | 第27-28页 |
4.2 储层参数精细解释模型 | 第28-31页 |
4.2.1 孔隙度模型 | 第29-30页 |
4.2.2 渗透率模型 | 第30页 |
4.2.3 束缚水饱和度模型 | 第30-31页 |
4.3 水淹层解释标准 | 第31-34页 |
4.3.1 建立不同类型储层水淹层测井解释标准 | 第31-32页 |
4.3.2 目前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 第32-34页 |
4.4 放射性测井资料应用 | 第34-39页 |
4.4.1 自然伽马测井 | 第34页 |
4.4.2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 第34-35页 |
4.4.3 密度测井 | 第35页 |
4.4.4 中子测井 | 第35-36页 |
4.4.5 碳氧比测井 | 第36-39页 |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应用效果分析 | 第39-41页 |
5.1 各类储层参数计算及水淹解释精度对比 | 第39-40页 |
5.2 加密调整井应用情况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详细摘要 | 第45-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