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寂静的春天》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蕾切尔·卡逊与《寂静的春天》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9-12页
    1.3 研究意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第12-15页
2 1972-1979: 《寂静的春天》在中国接受的萌芽阶段第15-21页
    2.1 《寂静的春天》产生的背景以及在国外的地位与影响第15-17页
    2.2 《寂静的春天》在中国接受的萌芽阶段第17-19页
    2.3 《寂静的春天》在中国出现接受萌芽的原因第19-21页
3 1980-1997: 《寂静的春天》在中国接受的发展阶段第21-27页
    3.1 《寂静的春天》在中国的接受情况(1980-1997)第21-24页
    3.2 《寂静的春天》在这一阶段出现接受发展的原因第24-25页
    3.3 《寂静的春天》所关注的杀虫剂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第25-27页
4 1998-2017: 《寂静的春天》在中国接受的繁荣阶段第27-43页
    4.1 《寂静的春天》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第27-37页
    4.2 《寂静的春天》在中国出现接受繁荣的原因第37-40页
    4.3 《寂静的春天》对中国生态书写的影响第40-43页
结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附录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作为隐喻的流亡--《微光世界的继承人》的“流亡”主题研究
下一篇:维·托卡列娃女性主义小说中的主题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