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彝族“打嘎”的审美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绪论 | 第11-16页 |
| 一、研究动机和研究思路 | 第11-14页 |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彝族“打嘎”历史记叙 | 第16-29页 |
| 第一节 彝族神话起源 | 第17-26页 |
| 一、起源神话 | 第17-21页 |
| 二、历史起源 | 第21-26页 |
| 第二节 彝族的信仰和多神崇拜 | 第26-29页 |
| 一、自然崇拜 | 第26-27页 |
| 二、祖先崇拜 | 第27-28页 |
| 三、民族崇拜物 | 第28-29页 |
| 第二章 贵州彝族的“打嘎”仪式 | 第29-39页 |
| 第一节 与“打嘎”有关的节日 | 第29-30页 |
| 第二节 与“打嘎”有关的仪式 | 第30-31页 |
| 第三节 “打嘎”的具体内容 | 第31-34页 |
| 第四节 贵州《彝文通书》中的“打嘎”记载及其价值 | 第34-39页 |
| 第三章 贵州彝族“打嘎”的审美形式 | 第39-44页 |
| 第一节 毕摩的服饰 | 第39-41页 |
| 第二节 日常服饰中的颜色选择与使用 | 第41-42页 |
| 第三节 独特的族徽形式 | 第42页 |
| 第四节 撮泰吉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贵州彝族“打嘎”的审美内涵 | 第44-49页 |
| 第一节 朴素的人生观 | 第44页 |
| 第二节 原始的宇宙观 | 第44-45页 |
| 第三节 神秘的轮回观 | 第45-49页 |
| 结语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5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