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1.1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组成及性质 | 第10-15页 |
1.1.1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RAFT)聚合 | 第10-11页 |
1.1.2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 第11-13页 |
1.1.3 刺激响应聚合物的应用 | 第13-15页 |
1.2 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的发展与应用 | 第15-18页 |
1.2.1 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1.2.2 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的实际应用 | 第16-18页 |
1.3 光动力学治疗肿瘤疾病的发展与应用 | 第18-21页 |
1.3.1 光动力学治疗肿瘤疾病的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1.3.2 光动力学治疗肿瘤疾病的应用前景 | 第19-21页 |
1.4 二氰基乙烯结构基元的研究情况 | 第21-24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0页 |
第二章 具有AIE及PDT性能的分子体系研究 | 第30-52页 |
2.1 引言 | 第30-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9页 |
2.2.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2.2.2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第32-3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9页 |
2.3.1 四种四苯基乙烯衍生物的AIE现象 | 第39-41页 |
2.3.2 四种四苯基乙烯衍生物的单线态氧产生能力研究 | 第41-43页 |
2.3.3 化合物TPE-4CN与正丙胺和2-巯基乙醇反应机理研究 | 第43-48页 |
2.3.4 TPE-4CN纳米粒子与2-巯基乙醇、正丙胺和谷胱甘肽反应性 | 第48-49页 |
2.4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第三章 具有光动力学疗法且巯基和氨基响应囊泡的构建 | 第52-68页 |
3.1 引言 | 第52-5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3-60页 |
3.2.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3.2.2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第54-6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6页 |
3.3.1 聚合物组装体的性能研究 | 第60-64页 |
3.3.2 细胞内吞和毒性研究 | 第64-66页 |
3.4 结论 | 第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全文总结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