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1.1 认识论信念 | 第13-18页 |
1.1.1 认识论信念的研究历程 | 第13-15页 |
1.1.2 认识论信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1.1.3 一般认识论信念与领域认识论信念 | 第16-18页 |
1.2 认识论信念干预模型 | 第18-21页 |
1.2.1 发展模型 | 第18页 |
1.2.2 概念改变模型 | 第18页 |
1.2.3 整合的个人认识论模型 | 第18-21页 |
1.3 创造力 | 第21-25页 |
1.3.1 创新的界定 | 第21页 |
1.3.2 创新的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1.3.2.1 创新的4C模型 | 第21-22页 |
1.3.2.2 创新的问题解决模型 | 第22页 |
1.3.2.3 联想论 | 第22-23页 |
1.3.2.2 生成-探索模型 | 第23-25页 |
1.4 认识论信念与创造力 | 第25-29页 |
1.4.1 知识确定性与创造力的关系 | 第25页 |
1.4.2 知识简单性与创造力的关系 | 第25-26页 |
1.4.3 知识来源、知识判断与Mini-c的关系 | 第26-27页 |
1.4.4 知识判断与结构不良问题的关系 | 第27-29页 |
第二章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29-33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29-30页 |
2.2 研究思路 | 第30-31页 |
2.3 研究意义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实验一:他人经验对创新表现的影响 | 第33-47页 |
3.1 导言 | 第33-36页 |
3.1.1 论证技巧的干预 | 第33-35页 |
3.1.2 知识确定性的干预 | 第35-36页 |
3.2 材料 | 第36-37页 |
3.2.1 预实验-建立材料库 | 第36-37页 |
3.2.2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37-40页 |
3.3.1 实验设计 | 第37-38页 |
3.3.2 实验被试 | 第38页 |
3.3.3 实验程序 | 第38-40页 |
3.4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3.5 研究结果 | 第40-44页 |
3.5.1 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 第40-41页 |
3.5.2 认识论信念干预的操作性检验 | 第41页 |
3.5.3 新颖性维度的差异分析 | 第41-43页 |
3.5.4 适用性维度的差异分析 | 第43-44页 |
3.6 讨论 | 第44-46页 |
3.7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实验二:反省抽象对创新表现的影响 | 第47-59页 |
4.1 导言 | 第47-49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49-52页 |
4.2.1 实验设计 | 第49-50页 |
4.2.2 实验被试 | 第50页 |
4.2.3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4.2.4 实验程序 | 第50-52页 |
4.3 数据处理 | 第52页 |
4.4 研究结果 | 第52-56页 |
4.4.1 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 第52页 |
4.4.2 认识论信念干预的操作性检验 | 第52-53页 |
4.4.3 新颖性维度的差异分析 | 第53-55页 |
4.4.4 适用性维度的差异分析 | 第55-56页 |
4.5 讨论 | 第56-57页 |
4.6 研究结论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总体讨论与结论 | 第59-63页 |
5.1 总体讨论 | 第59-60页 |
5.2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5.3 研究特色 | 第61页 |
5.4 研究局限 | 第61-62页 |
5.5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后记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