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ERF转录因子的分类 | 第10-11页 |
1.3 ERF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 | 第11页 |
1.4 ERF家族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逆境胁迫中的研究 | 第11-12页 |
1.4.1 ERF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非生物胁迫的研究 | 第11页 |
1.4.2 ERF转录因子在植物抗生物胁迫的研究 | 第11-12页 |
1.5 ERF转录因子在葡萄中的进展 | 第12页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VaERF20基因表达分析及克隆 | 第13-19页 |
2.1 材料 | 第13-14页 |
2.1.1 葡萄材料 | 第13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3页 |
2.1.3 试验仪器 | 第13页 |
2.1.4 试验引物 | 第13页 |
2.1.5 质粒及菌种 | 第13页 |
2.1.6 病原菌 | 第13页 |
2.1.7 数据分析 | 第13-14页 |
2.2 方法 | 第14-15页 |
2.2.1 灰霉孢子悬浮液配制 | 第14页 |
2.2.2 材料处理 | 第14页 |
2.2.3 葡萄RNA的提取纯化及反转录 | 第14页 |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14页 |
2.2.5 VaERF20基因克隆及测序 | 第14-15页 |
2.2.6 VaERF20基因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 | 第15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5-18页 |
2.3.1 VaERF20在葡萄灰霉菌处理后的表达分析 | 第15页 |
2.3.2 VaERF20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15-18页 |
2.4 讨论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中国野生山葡萄VaERF20抗病功能研究 | 第19-32页 |
3.1 材料 | 第19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19页 |
3.1.2 试验试剂 | 第19页 |
3.1.3 试验仪器 | 第19页 |
3.1.4 质粒及菌种 | 第19页 |
3.1.5 病原菌 | 第19页 |
3.1.6 数据分析 | 第19页 |
3.2 方法 | 第19-22页 |
3.2.1 VaERF20过表达载体构建 | 第19-20页 |
3.2.2 农杆菌(GV3101)感受态的制备 | 第20页 |
3.2.3 VaERF20过表达载体速冻法转化农杆菌GV3101 | 第20页 |
3.2.4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转化 | 第20页 |
3.2.5 VaERF20转基因拟南芥鉴定及株系筛选 | 第20-21页 |
3.2.6 拟南芥叶片接种病原菌 | 第21页 |
3.2.7 组织化学染色 | 第21-22页 |
3.2.8 灰霉菌孢子浸染过程观察 | 第22页 |
3.2.9 胼胝质观察 | 第22页 |
3.2.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2-30页 |
3.3.1 VaERF20过表达载体构建 | 第22-23页 |
3.3.2 VaERF20转基因拟南芥抗病株系筛选 | 第23-24页 |
3.3.3 VaERF20转基因拟南芥对灰霉菌的响应 | 第24-26页 |
3.3.4 VaERF20转基因拟南芥对PstDC3000的响应 | 第26-28页 |
3.3.5 灰霉病在转基因拟南芥和Col-0上的生长发育 | 第28页 |
3.3.6 PAMP处理后拟南芥胼胝质积累观察 | 第28-29页 |
3.3.7 PAMP处理后拟南芥气孔的开闭反应 | 第29-30页 |
3.4 讨论 | 第30-3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作者简介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