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萘、菲污染物概况 | 第12-15页 |
1.1.1 萘、菲的理化性质及来源 | 第12-14页 |
1.1.2 萘、菲的危害 | 第14-15页 |
1.2 萘、菲废水的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萘、菲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5-16页 |
1.2.2 萘、菲废水的生物降解机理 | 第16-17页 |
1.3 复合菌的研究 | 第17-20页 |
1.3.1 复合菌群 | 第17-18页 |
1.3.2 复合菌剂 | 第18-19页 |
1.3.3 复合菌群的降解机理 | 第19页 |
1.3.4 菌体的降解动力学 | 第19-20页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0-22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 | 第22-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2.1.1 实验菌株来源 | 第22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22-23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2.1 实验菌种的活化、培养和收集 | 第23-25页 |
2.2.2 菌液的制备 | 第25页 |
2.2.3 其他重要试剂的配制 | 第25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25-32页 |
2.3.1 单菌及复合双菌降解萘、菲的协同效应研究的实验设计 | 第25-29页 |
2.3.2 动力学实验及胁迫实验设计 | 第29-32页 |
第3章 单菌及复合双菌降解萘、菲的协同效应研究 | 第32-46页 |
3.1 单菌及复合双菌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 第32-34页 |
3.1.1 脱氢酶活性的测定原理 | 第32-33页 |
3.1.2 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3.2 单菌株降解萘、菲能力的测定 | 第34-41页 |
3.2.1 萘、菲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4-35页 |
3.2.2 萘、菲初始浓度对单一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 | 第35-37页 |
3.2.3 反应时间对单一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4 菌含量对单一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 | 第38-41页 |
3.3 复合菌降解萘、菲能力的测定 | 第41-45页 |
3.3.1 萘、菲初始浓度浓度对复合双菌降解能力的影响 | 第41页 |
3.3.2 反应时间对复合双菌降解能力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3 接种比例对复合菌降解能力的影响 | 第42-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萘、菲废水协同处理过程的机制分析 | 第46-53页 |
4.1 降解动力学研究 | 第46-50页 |
4.1.1 降解动力学方程 | 第46页 |
4.1.2 降解动力学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4.2 萘、菲胁迫下单菌及复合双菌的生长代谢毒性研究 | 第50-52页 |
4.2.1 胁迫实验原理 | 第50页 |
4.2.2 胁迫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页 |
展望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