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1.2.1 渭北旱塬农业区苹果生产 | 第14-15页 |
1.2.2 果园养分管理 | 第15-16页 |
1.2.3 苹果生产产量和收益的限制 | 第16-17页 |
1.2.4 果园耕作制度概述 | 第17-18页 |
1.2.5 果园保护性覆盖种植 | 第18-19页 |
1.2.6 覆盖种植对果园的影响 | 第19-20页 |
1.3 选题依据 | 第20-21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1-22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2.1 研究区概述 | 第23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2.3 指标测定方法 | 第24页 |
2.3.1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 第24页 |
2.3.2 果树光合相关指标测定 | 第24页 |
2.3.3 苹果果实品质 | 第24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5-44页 |
3.1 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第25-36页 |
3.1.1 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第25-27页 |
3.1.2 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pH的影响 | 第27-28页 |
3.1.3 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第28-30页 |
3.1.4 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速效氮的影响 | 第30-32页 |
3.1.5 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第32-34页 |
3.1.6 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 不同覆盖模式对果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6-39页 |
3.2.1 不同覆盖模式对果树光合效率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2 不同覆盖模式对果树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 不同覆盖模式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 第39-41页 |
3.4 不同覆盖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第41-44页 |
3.4.1 不同覆盖模式经济人工投入 | 第41-42页 |
3.4.2 不同覆盖模式效益分析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4-48页 |
4.1 讨论 | 第44-47页 |
4.2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