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实践 | 第12-2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实践 | 第12-17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实践 | 第17-21页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比较 | 第21-22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22-2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22-24页 |
2 城市社区室外环境的现状和老年人的设计需求分析 | 第24-38页 |
2.1 关于老年人对城市社区室外环境的现状调研 | 第24-28页 |
2.1.1 调研内容 | 第24-26页 |
2.1.2 调研结果 | 第26-28页 |
2.2 老年人的特征和设计需求分析 | 第28-37页 |
2.2.1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 | 第28-30页 |
2.2.2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生理需求 | 第30-33页 |
2.2.3 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和行为需求 | 第33-37页 |
2.3 小结 | 第37-38页 |
3 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室外环境设计理论分析、设计目标和原则 | 第38-49页 |
3.1 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室外环境设计理论分析 | 第38-43页 |
3.1.1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 第38-39页 |
3.1.2 心理学理论 | 第39-41页 |
3.1.3 环境行为学理论 | 第41-42页 |
3.1.4 老年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 | 第42-43页 |
3.2 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室外环境设计目标 | 第43-44页 |
3.2.1 舒适的环境 | 第43页 |
3.2.2 安全的环境 | 第43页 |
3.2.3 多样的环境 | 第43-44页 |
3.2.4 可参与的环境 | 第44页 |
3.3 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室外环境设计原则 | 第44-48页 |
3.3.1 强调老年人舒适性原则 | 第44-45页 |
3.3.2 保障老年人安全性原则 | 第45页 |
3.3.3 促进老年人交往性原则 | 第45-47页 |
3.3.4 重视老年人易读性原则 | 第47-48页 |
3.4 小结 | 第48-49页 |
4 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室外环境设计策略 | 第49-72页 |
4.1 舒适性的整体场地设计 | 第49-55页 |
4.1.1 宜人的基地环境选择 | 第49-50页 |
4.1.2 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设计 | 第50-51页 |
4.1.3 适宜的空间层次设计 | 第51-52页 |
4.1.4 清晰的道路系统设计 | 第52-55页 |
4.2 安全性的步行系统设计 | 第55-59页 |
4.2.1 步行距离、路线和高差的设计 | 第56-58页 |
4.2.2 步行空间的连续设计 | 第58页 |
4.2.3 步行系统的无障碍设计 | 第58-59页 |
4.2.4 步行路线与道路系统的综合设计 | 第59页 |
4.3 交往性的室外公共空间设计 | 第59-65页 |
4.3.1 动静分区的交往空间设计 | 第60-62页 |
4.3.2 完善的健身空间设计 | 第62-64页 |
4.3.3 趣味性的观赏空间设计 | 第64-65页 |
4.4 易读性的室外景观设计 | 第65-71页 |
4.4.1 室外绿色植物设计 | 第65-66页 |
4.4.2 室外铺装设计 | 第66页 |
4.4.3 室外色彩灯光设计 | 第66-68页 |
4.4.4 室外小品标识设计 | 第68-71页 |
4.5 小结 | 第71-72页 |
5 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室外环境设计实例分析 | 第72-88页 |
5.1 山东泰安鸿泰颐丰国际养生社区室外环境的设计原则 | 第72-74页 |
5.2 山东泰安鸿泰颐丰国际养生社区室外环境设计策略 | 第74-87页 |
5.2.1 山东泰安鸿泰颐丰国际社区的整体场地设计 | 第74-77页 |
5.2.2 山东泰安鸿泰颐丰国际社区的步行系统设计 | 第77-79页 |
5.2.3 山东泰安鸿泰颐丰国际社区的室外公共空间设计 | 第79-84页 |
5.2.4 山东泰安鸿泰颐丰国际社区的室外景观设计 | 第84-87页 |
5.3 小结 | 第87-8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总结 | 第88-89页 |
6.2 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