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试验观测与检定论文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字母注释表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1页
    1.2 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的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桥梁结构的动力检测方法第12-14页
        1.2.2 小波变换在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现状第14-16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车辆荷载作用下局部损伤桥梁的时频特性分析第17-32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车桥耦合振动方程的建立第17-19页
        2.2.1 车辆模型第17-18页
        2.2.2 桥梁模型第18页
        2.2.3 车辆系统和桥梁系统的联合方程第18-19页
    2.3 离散小波变换简介第19-20页
    2.4 数值算例第20-27页
        2.4.1 模型参数第20-21页
        2.4.2 计算结果分析第21-23页
        2.4.3 响应的小波包分析第23-26页
        2.4.4 谐波能量与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第26-27页
        2.4.5 车速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第27页
    2.5 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第27-31页
        2.5.1 损伤指标的构造第27-28页
        2.5.2 数值算例第28-30页
        2.5.3 噪音分析第30-31页
    2.6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离散小波变换在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第32-43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桥梁结构单阶模态响应的离散小波变换提取方法第32-36页
        3.2.1 基本理论第32-33页
        3.2.2 数值算例第33-36页
    3.3 相对小波能量第36-42页
        3.3.1 基本理论第36-37页
        3.3.2 相对小波能量的计算结果第37-40页
        3.3.3 响应自相关函数的相对小波能量第40页
        3.3.4 测点稀疏时相对小波能量的识别效果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基于改进应变响应和小波包变换的桥梁损伤识别第43-53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基本理论第43-48页
        4.2.1 改进应变响应的构造第43-44页
        4.2.2 损伤指标的构造第44-45页
        4.2.3 数值算例第45-48页
    4.3 实验验证第48-52页
        4.3.1 实验方案第48-49页
        4.3.2 识别结果第49-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第53-61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结构损伤指标的提出第53-54页
    5.3 算例研究第54-58页
        5.3.1 数值算例第54页
        5.3.2 数值结果分析第54-56页
        5.3.3 激励点位置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第56页
        5.3.4 选取的小波包分量个数的不同对结果造成的影响第56-58页
    5.4 实验验证第58-59页
        5.4.1 简支梁模型第58页
        5.4.2 识别结果第58-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2页
    6.1 全文总结第61页
    6.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硬岩掘进机可掘进性预测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特大型桥梁风—浪耦合作用试验与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