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负载型离子液体Ru基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9-25页
    1.1 氯乙烯的性质及生产工艺第9-12页
        1.1.1 氯乙烯性质第9-10页
        1.1.2 氯乙烯生产工艺第10-12页
    1.2 汞催化剂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 固相无汞催化剂研究进展第14-22页
        1.3.1 金属催化剂第14-21页
        1.3.2 非金属催化剂第21-22页
    1.4 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研究进展第22-23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的提出第23-25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5-35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5-26页
        2.1.1 实验原料第25-26页
        2.1.2 实验仪器第26页
    2.2 催化剂制备方法第26-27页
        2.2.1 Ru@TPPB催化剂的制备第26-27页
        2.2.2 其他Ru@IL催化剂的制备第27页
    2.3 载体及催化剂表征方法第27-29页
        2.3.1 紫外光谱(UV-Vis)第27-28页
        2.3.2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第28页
        2.3.3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BET)第28页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第28页
        2.3.5 程序升温脱附(TPD)第28-29页
        2.3.6 CO脉冲化学吸附(COpulsechemisorption)第29页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29页
        2.3.8 热重分析(TGA)第29页
    2.4 MaterialsStudio第29-30页
    2.5 乙炔氢氯化催化活性评价体系第30-32页
        2.5.1 催化剂评价装置第30-31页
        2.5.2 催化剂评价指标第31-32页
    2.6 离子液体对反应物吸收量的测量装置第32-35页
第3章 Ru@TPPB/AC催化剂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第35-49页
    3.1 Ru@TPPB/A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第36-37页
    3.2 Ru@TPPB/AC催化剂的表征第37-48页
        3.2.1 UV-Vis和FT-IR分析第37-39页
        3.2.2 低温N_2吸附/脱附实验分析第39-40页
        3.2.3 CO脉冲滴定第40-41页
        3.2.4 TEM、HR-TEM和STEM分析第41-44页
        3.2.5 XPS分析第44-46页
        3.2.6 TGA分析第46-48页
    3.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Ru@IL/AC催化剂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第49-67页
    4.1 Ru@IL/AC催化剂对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第49-52页
    4.2 Ru@IL/AC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催化机理第52-62页
        4.2.1 TPD分析和纯TPPB对反应物的吸附能力测试第53-55页
        4.2.2 Ru@IL/AC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的积碳情况第55-57页
        4.2.3 DFT模拟探究ILs提高催化活性的机理第57-61页
        4.2.4 Ru@IL/AC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催化机理模型第61-62页
    4.3 Ru@IL/AC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寿命评价第62-65页
        4.3.1 Ru@IL/AC催化剂的寿命测试第62-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5.1 结论第67-68页
    5.2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萃取—吸附联合法除硼及壳聚糖—锆复合球的硼吸附性能研究
下一篇:络合结晶法分离提纯间/对甲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