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3 应用前景 | 第11-12页 |
1.2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 第12-13页 |
1.2.1 传统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 第12页 |
1.2.2 指静脉识别技术介绍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指静脉识别与加密技术概述 | 第15-25页 |
2.1 指静脉识别系统概况 | 第15页 |
2.2 指静脉图像的采集与预处理 | 第15-18页 |
2.2.1 指静脉成像原理 | 第15页 |
2.2.2 指静脉图像的采集 | 第15-16页 |
2.2.3 指静脉图像的感兴趣区域提取 | 第16-17页 |
2.2.4 指静脉图像的标准化 | 第17-18页 |
2.3 图像加密技术概述 | 第18-25页 |
2.3.1 传统的图像加密技术概述 | 第18-21页 |
2.3.2 生物特征图像加密技术概述 | 第21-23页 |
2.3.3 生物特征加密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基于模糊保险箱的指静脉加密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 第25-37页 |
3.1 模糊保险箱 | 第25-27页 |
3.1.1 模糊保险箱的概念 | 第25页 |
3.1.2 模糊保险箱在生物特征加密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3.2 多项式插值 | 第27-28页 |
3.3 基于模糊保险箱的指静脉加密方案整体设计 | 第28页 |
3.4 指静脉细节特征点的提取 | 第28-33页 |
3.5 基于模糊保险箱的加密算法的实现 | 第33-34页 |
3.6 基于模糊保险箱的解密算法的实现 | 第34-35页 |
3.7 基于模糊保险箱的加密方案的评估 | 第35-37页 |
3.7.1 基于模糊保险箱的加密试验介绍 | 第35-36页 |
3.7.2 基于模糊保险箱的加密试验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基于模糊提取的指静脉加密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48页 |
4.1 模糊提取 | 第37-38页 |
4.2 基于模糊提取的指静脉加密方案整体设计 | 第38-40页 |
4.3 指静脉特征向量的提取 | 第40-42页 |
4.3.1 指静脉图像结构的分析 | 第40页 |
4.3.2 基于MB-CSLBP的指静脉特征向量提取 | 第40-42页 |
4.4 基于模糊提取的加密算法的实现 | 第42-43页 |
4.5 基于模糊提取的解密算法的实现 | 第43-44页 |
4.6 基于模糊提取的加密方案的评估 | 第44-46页 |
4.6.1 基于模糊提取的加密试验介绍 | 第44页 |
4.6.2 基于模糊提取的加密试验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4.7 两种加密方案的比较 | 第46-48页 |
4.7.1 两种加密方案的性能比较 | 第46页 |
4.7.2 两种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第46-47页 |
4.7.3 两种加密方案的优缺点比较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指静脉分类识别 | 第48-60页 |
5.1 指静脉分类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48-49页 |
5.2 卷积神经网络简介 | 第49-50页 |
5.3 卷积神经网络的理论知识 | 第50-52页 |
5.3.1 卷积层 | 第50-51页 |
5.3.2 池化层 | 第51-52页 |
5.3.3 Relu层 | 第52页 |
5.3.4 规范化层 | 第52页 |
5.4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指静脉识别系统介绍 | 第52-53页 |
5.5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指静脉特征提取 | 第53-55页 |
5.5.1 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 | 第53-54页 |
5.5.2 卷积神经网络的优化 | 第54-55页 |
5.6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与评估 | 第55-60页 |
5.6.1 数据准备 | 第55页 |
5.6.2 网络的训练 | 第55-56页 |
5.6.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5.6.4 试验结果比较 | 第58-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0-6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