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正弦光栅光路的轮廓恢复技术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轮廓恢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1.1 接触式三维测量第13-14页
        1.1.2 非接触型计算测量第14-15页
    1.2 基于正弦光栅光路的关键技术和问题第15-18页
        1.2.1 基于正弦光栅光路的基本技术原理第15-16页
        1.2.2 基于模式识别衍生的神经网络拟合技术第16-18页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工作安排第18-21页
第二章 基于正弦光栅的轮廓恢复技术的系统结构和测量原理第21-33页
    2.1 基于正弦光栅的轮廓恢复系统第21-25页
        2.1.1 测量原理第21-23页
        2.1.2 模拟结构光的性能第23-25页
    2.2 基于DLP投影与CCD采集的系统实现第25-29页
        2.2.1 DLP投影与CCD采集第25-27页
        2.2.2 系统标定第27-29页
    2.3 一种新型自矫正投影算法第29-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基于正弦光栅光路的轮廓恢复算法设计与实现第33-57页
    3.1 图片预处理算法第33-45页
        3.1.1 边缘提取第33-44页
        3.1.2 待测物合成第44-45页
    3.2 提取相位主值第45-51页
        3.2.1 二维傅里叶分析以及滤波第45-46页
        3.2.2 提取相位主值第46-48页
        3.2.3 算法总览第48-51页
    3.3 展开相位第51-56页
        3.3.1 泛洪思想第51-52页
        3.3.2 递归设计与展示第52-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基于神经网络拟合的孤立点纠错以及点云模型第57-67页
    4.1 神经网络图像拟合与模式识别第57-61页
        4.1.1 BP神经网络第58页
        4.1.2 卷积神经网络第58-59页
        4.1.3 神经网络的训练以及拟合成果第59-61页
    4.2 PCL点云技术模型展示第61-62页
        4.2.1 PCL技术第61-62页
        4.2.2 PCL模型显示第62页
    4.3 性能优化第62-66页
        4.3.1 自校正算法性能优化第62-63页
        4.3.2 泛洪法性能优化第63页
        4.3.3 神经网络拟合性能优化第63-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5.1 论文总结第67-68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B-IoT终端射频信号测量算法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大规模集群异常状态检测与数据脱敏技术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