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甲醇预混合气引燃燃烧模式试验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双燃料模式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 低温燃烧模式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1.4 醇类低温燃烧模式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5 项目来源及支持第19页
    1.6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试验研究方法第20-26页
    2.1 试验台架与仪器第20-22页
    2.2 试验燃料及供油方法第22-24页
    2.3 试验研究方法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两种甲醇引燃模式在不同甲醇质量比下的性能差异第26-46页
    3.1 两种引燃模式在不同甲醇质量比下的燃烧特性差异第26-35页
        3.1.1 缸内压力曲线第26-28页
        3.1.2 压力升高率曲线第28-31页
        3.1.3 瞬时放热率第31-33页
        3.1.4 缸内温度第33-35页
    3.2 两种引燃模式在不同甲醇质量比下的经济性能差异第35-38页
    3.3 两种引燃模式在不同甲醇质量比下的排放性能差异第38-44页
        3.3.1 一氧化碳(CO)排放第38-40页
        3.3.2 碳氢化合物(HC)排放第40-42页
        3.3.3 氮氧化物(NOx)排放第42-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两种甲醇引燃模式在不同供油参数下的性能差异第46-62页
    4.1 两种引燃模式在不同供油提前角下的燃烧特性差异第46-53页
        4.1.1 缸内压力峰值第46-48页
        4.1.2 压力升高率峰值第48-50页
        4.1.3 瞬时放热率峰值第50-51页
        4.1.4 缸内最高温度第51-53页
    4.2 两种引燃模式在不同供油提前角下的经济性能差异第53-55页
        4.2.1 有效热效率第53-55页
        4.2.2 燃油消耗率第55页
    4.3 两种引燃模式在不同供油提前角下的排放性能差异第55-60页
        4.3.1 CO排放第55-57页
        4.3.2 HC排放第57-59页
        4.3.3 NO_X排放第59-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参数优化分析第62-68页
    5.1 双因素方差分析理论第62-63页
    5.2 方差分析结果第63-67页
    5.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6.1 全文总结第68-69页
    6.2 研究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致谢第76-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办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为例
下一篇:电化学精密调控电活性膜材料结构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