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镱原子光钟绝对频率测量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3页 |
1.1 时间频率计量标准 | 第19-21页 |
1.1.1 守时 | 第20页 |
1.1.2 原子时 | 第20-21页 |
1.2 光钟 | 第21-25页 |
1.3 精度、准确度和系统不确定度 | 第25-27页 |
1.4 光钟绝对频率测量 | 第27-31页 |
1.5 论文结构概述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冷镱原子光钟 | 第33-69页 |
2.1 碱土金属与类碱土金属光钟 | 第33-34页 |
2.2 冷镱原子系统 | 第34-43页 |
2.2.1 镱原子物理特性 | 第34-36页 |
2.2.2 冷镱原子的冷却与装载 | 第36-38页 |
2.2.3 自旋极化态制备 | 第38-41页 |
2.2.4 自旋极化态制备参数优化 | 第41-43页 |
2.3 钟跃迁谱探询和晶格光参数加热 | 第43-58页 |
2.3.1 光抽运归一化探测 | 第43-45页 |
2.3.2 边带谱 | 第45-49页 |
2.3.3 载波谱 | 第49-54页 |
2.3.4 光晶格中原子温度测量与参数加热 | 第54-58页 |
2.4 光钟的闭环锁定与同步比对 | 第58-62页 |
2.5 多种波长的激光稳频 | 第62-6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三章 超稳钟激光系统 | 第69-89页 |
3.1 30 cm ULE超稳腔 | 第69-78页 |
3.1.1 超稳腔参数 | 第70-73页 |
3.1.2 超稳腔支撑和真空室 | 第73-74页 |
3.1.3 超稳腔热噪声 | 第74-78页 |
3.2 超稳钟激光实验装置 | 第78-84页 |
3.2.1 光纤相位噪声抑制系统 | 第80-81页 |
3.2.2 稳光功率系统 | 第81-83页 |
3.2.3 EOM温控 | 第83-84页 |
3.3 超稳钟激光锁定 | 第84-88页 |
3.3.1 PDH锁定系统 | 第84-86页 |
3.3.2 稳定度和线宽估测 | 第86-8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四章 光梳测量光学频率 | 第89-101页 |
4.1 光纤光梳介绍 | 第89-92页 |
4.1.1 光梳的基本特征 | 第89-91页 |
4.1.2 光纤光梳的构成 | 第91-92页 |
4.2 重复频率和零频锁定 | 第92-96页 |
4.2.1 零频与重复频率射频锁定 | 第93-95页 |
4.2.2 重复频率光频锁定 | 第95-96页 |
4.3 光梳测量光学频率 | 第96-9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五章 冷镱原子光钟绝对频率测量初探 | 第101-112页 |
5.1 光钟绝对频率测量方案 | 第101-105页 |
5.2 ECNU氢钟 | 第105-107页 |
5.3 基于卫星链路的时间频率传递 | 第107-110页 |
5.4 冷镱原子光钟绝对频率测量方案 | 第110-11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2-115页 |
6.1 博士期间工作总结及创新点 | 第112-11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6页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