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欧阳修诗歌叙事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9页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第8-10页
    二.相关概念阐释:对“叙事性”的再认识第10-13页
    三.研究综述第13-17页
    四.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一章 欧诗叙事性发展脉络第19-25页
    第一节 萌芽初创期:天圣五年——庆历五年(1027—1045)第19-21页
    第二节 发展成熟期:庆历六年——嘉祐四年(1046—1059)第21-24页
    第三节 稳定结束期:嘉祐五年——熙宁五年(1060—1072)第24-25页
第二章 欧诗中的各类“事”第25-41页
    第一节 国计民生之事第26-31页
    第二节 朋友交游之事第31-36页
    第三节 个人日常之事第36-41页
第三章 叙事的精细化体现及其在各类题材中的运用第41-60页
    第一节 题、序、注中的叙事性体现第41-51页
        一.诗题第41-45页
        二.诗序第45-48页
        三.自注第48-51页
    第二节 叙事手法在各类题材中的运用第51-60页
        一.议理诗第51-52页
        二.咏史怀古诗第52-55页
        三.咏物言志诗第55-57页
        四.记游纪行诗第57-60页
第四章 欧诗叙事的艺术手法与叙事特色第60-79页
    第一节 “诗、事”关系的探讨——艺术手法的集中体现第60-67页
        一.诗中有事与诗外有事第60-62页
        二.“感事型”诗歌与“借事抒情”的艺术手法第62-66页
        三.“事”字其他含义辨析第66-67页
    第二节 欧诗叙事的艺术特色第67-79页
        一.生动细腻的场景再现第67-70页
        二.客观真实的叙述视角第70-73页
        三.丰富多变的叙事手段第73-74页
        四.风物民俗的多样呈现第74-79页
第五章 欧诗叙事性增强之原因初探第79-89页
    第一节 宋初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因素第79-81页
    第二节 欧阳修个人因素第81-85页
    第三节 诗歌内部因素第85-89页
结语第89-91页
附录:欧阳修诗歌叙事性情况一览表第91-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以来文学豫军笔下的河南人
下一篇:北宋临济宗禅僧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