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0-16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一)研究重点 | 第16-17页 |
(二)研究难点 | 第17页 |
(三)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一、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一)失地农民的概念界定 | 第18页 |
(二)再就业的概念 | 第18-19页 |
(三)城镇化的概念 | 第19-20页 |
二、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一)需求层次理论 | 第20-21页 |
(二)XY理论 | 第21-22页 |
(三)人力资本理论 | 第22-23页 |
第二章 G镇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 | 第23-30页 |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 | 第23-26页 |
(一)我国城镇化现状 | 第23-24页 |
(二)我国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 | 第24-26页 |
二、G镇基本情况 | 第26页 |
三、G镇城镇化状况 | 第26-30页 |
(一)城镇化现状 | 第26-27页 |
(二)失地农民现状 | 第27-30页 |
第三章 G镇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影响因素 | 第30-38页 |
一、政策因素 | 第30-33页 |
(一)征地制度和补偿方式缺陷 | 第30-32页 |
(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 | 第32页 |
(三)就业政策不健全 | 第32-33页 |
二、失地农民自身因素 | 第33-34页 |
(一)个人综合素质较低 | 第33-34页 |
(二)就业观念陈旧 | 第34页 |
(三)就业预期过高 | 第34页 |
三、政府职能因素 | 第34-38页 |
(一)对失地农民再就业重视不够 | 第34-35页 |
(二)保护农民权利的职责履行不到位 | 第35页 |
(三)安置和培训体系不完善 | 第35-36页 |
(四)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 第36-38页 |
第四章 G镇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对策建议 | 第38-44页 |
一、健全相关制度 | 第38-40页 |
(一)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 第38页 |
(二)构建公共服务项目共享制度 | 第38-39页 |
(三)完善征地补偿制度 | 第39-40页 |
(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第40页 |
二、提高失地农民再就业的自身能力 | 第40-41页 |
(一)引导失地农民转变观念 | 第40页 |
(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 第40-41页 |
(三)认清就业形势 | 第41页 |
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 第41-44页 |
(一)积极创建培训机制 | 第41页 |
(二)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 第41-42页 |
(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 第42页 |
(四)落实平等再就业政策 | 第42页 |
(五)鼓励企业就地招工 | 第42-43页 |
(六)大力发展乡镇经济 | 第43页 |
(七)构建良好就业环境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攻读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