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国家道德论文--国民公德论文

关于培养公民善观念能力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3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二)研究综述第9-11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三)创新及不足之处第11-13页
一、善观念能力读解第13-19页
    (一)中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关于“善”内涵的阐释第13-15页
        1.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善”的主要内涵第13-14页
        2.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善”的主要内涵第14-15页
    (二)善观念能力的内涵第15-17页
    (三)善观念能力的现实体现第17-19页
二、培养公民善观念能力的意义第19-22页
    (一)推动公民自身道德建设第19-20页
        1.培养公民善观念的认知能力第19页
        2.促进公民自觉践行道德行为第19-20页
    (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第20-22页
        1.规范经济行为,推动经济发展第20-21页
        2.营造道德风尚,优化社会环境第21-22页
三、当前我国公民善观念能力的缺失表现及成因第22-27页
    (一)公民善观念能力的缺失表现第22-24页
        1.道德认识方面——价值观念的错乱第22-23页
        2.道德实践方面——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第23-24页
        3.道德自律方面——良心审视的封闭第24页
    (二)公民善观念能力缺失的成因第24-27页
        1.价值观的偏颇和扭曲第24-25页
        2.道德自律的现实阻碍第25-26页
        3.社会相关制度有待完善第26-27页
四、提升我国公民善观念能力的途径第27-33页
    (一)提升公民善观念能力的内在需求第27-30页
        1.广泛而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第27-29页
        2.树立道德信仰、唤醒良心监督第29-30页
    (二)加强培养公民善观念能力的外部因素建设第30-33页
        1.发挥社会制度的支持与保障作用第30-31页
        2.强化信息传播媒体的道德责任感第31-33页
结束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宿迁市警民关系现状及发展定位
下一篇:水彩画的意蕴美—从气韵生动谈起